日本政坛陷“连环套”:首相难产、钱花不出、外交卡壳,谁来解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15:57 2

摘要:就连首相选举日期也引发争议,自民党单方面提议21日投票,但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当即反对,认为选举规则尚未商定。双方协商未果,约定次日再议。这场政治拉锯战仍在继续。

日本政坛的僵局已持续近半个月。新政府迟迟未能组建,各方在执政人选、预算分配和对美政策等基本问题上争执不下。国会召开时间一再推迟,最终定于21日举行。

就连首相选举日期也引发争议,自民党单方面提议21日投票,但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当即反对,认为选举规则尚未商定。双方协商未果,约定次日再议。这场政治拉锯战仍在继续。

这可不是简单的党派口角,这背后牵扯着好几件要命的大事。

首先,首相难产,直接就卡了日本外交的脖子。按原计划,本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来东京举行首脑会谈,这可是年度外交大戏。

新首相上任,得先发表施政演说,然后还得接受各党派的质询,一套流程走下来,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搞不定。要是首相迟迟选不出来,那跟美国人的会谈准备工作就得一直搁置,到时候只能临时抱佛脚,匆忙上阵,面子上恐怕也不好看。

自民党内部已经有人私下抱怨:“这要是新首相迟迟不上任,跟美国的会谈根本没法好好准备!”这可不是小事儿,外交舞台上掉链子,影响的可是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其次,首相选不出来,老百姓的“钱袋子”问题也跟着悬了。日本目前急需通过2025年度的补充预算法案,这笔钱关乎到很多民生项目和经济刺激政策。

自民党内部,像高市早苗这样的实力派人物,之前信誓旦旦地说,一旦当选首相,立马就推经济措施,把补充预算搞出来。这话听着确实提气,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

行内人都清楚,从首相下令编制补充预算,到最终提交国会审议,光是走程序就得至少一个月。如果首相选举拖到11月甚至更晚,那补充预算的通过就更遥遥无期了。

更何况,就算自民党能继续执政,也得看在野党的脸色。要通过预算法案,光靠执政党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在野党的支持。

就算能拉拢盟友组建联合政府,那也得花时间跟盟友们掰扯政策、谈条件。这不,15号的干事会上,自民党连临时国会开多久都不敢拍板,因为预算案的影子都没见着呢,谁敢轻易定会期?

但是时间可不等人,有经验的政坛老手都算了笔账:就算新首相在11月初顺利上任,然后马不停蹄地推动预算案,提交到国会审议也得拖到12月。可问题是,12月下旬政府又要忙着编制2026年度的预算了。

这等于要同时处理两笔巨额预算,两线作战,根本忙不过来。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这时候在野党再故意使绊子、拖后腿,那2025年度的补充预算想在今年内搞定,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了。

说白了,首相选举、预算拨款、外交事务,就像拧成了一根绳的“连环套”,环环相扣,互为因果。首相选举晚了,预算编制就跟不上趟;预算通不过,很多急需的经济措施就没法落地,老百姓肯定有意见;而外交场合掉链子,又会反过来影响执政党的支持率,让本来就紧张的政治局面更加复杂。

15号那天,滨田靖一和内阁官房长官林在会议室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出来的时候,两个人的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他们心里都清楚,21号的国会,仅仅只是个开始。

要是解不开这个困局,日本政坛在今年底之前,恐怕是别想有消停日子了。

现在,整个日本的目光都聚焦在16号的党派磋商上。自民党会不会为了大局做出让步?立宪民主党又能不能展现出一定的弹性?如果两边继续僵持不下,不仅首相选举要泡汤,月底的日美首脑会谈也大概率要出问题,那些眼巴巴等着预算救命的行业和普通民众,恐怕也只能继续勒紧裤腰带熬下去了。

日本政坛当前乱局,宛如“群龙无首”的晚唐藩镇割据。新旧势力迟迟无法达成共识,首相人选悬而未决,就如同藩镇之间各自为政,权力分散,皇帝(中央政府)权威受损,政令难出。

这直接导致了国家各项事务停滞,从外交大计到民生预算,都成了“烂摊子”。就好比唐朝后期,藩镇坐大,朝廷虽有诏令,却常常被地方势力阳奉阴违或直接无视,使得国家财政枯竭,边疆防御削弱,民生凋敝。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