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女主持人曾言:若中国愿出兵300万,俄军很快就能打败乌克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11:47 2

摘要:2023年6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60分钟》节目里,主持人奥尔加·斯卡比耶娃直言不讳地说,需要两三百万中国士兵来帮忙,才能让俄罗斯军队尽快结束乌克兰战场的僵局。话一出口,从西方媒体到中国网友,都议论纷纷。

2023年6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60分钟》节目里,主持人奥尔加·斯卡比耶娃直言不讳地说,需要两三百万中国士兵来帮忙,才能让俄罗斯军队尽快结束乌克兰战场的僵局。话一出口,从西方媒体到中国网友,都议论纷纷。

斯卡比耶娃言论事件始末

斯卡比耶娃的这番话发生在2023年6月11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她作为资深主持人,节目风格向来直来直去,这次焦点放在乌克兰反攻和俄罗斯边境压力上。她提到俄罗斯在贝尔戈罗德地区面临挑战,兵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抛出观点:如果中国能派出两三百万士兵支援,俄罗斯就能快速取胜。

这番言论一播出,很快就传遍国际媒体。乌克兰内政部顾问安东·格拉申科在推特上分享了英文翻译视频,迅速转发上万次。西方媒体如《新闻周刊》和《印度斯坦时报》跟进报道,把它解读为俄罗斯内部对战局的焦虑信号。中国外交部很快回应,强调中国坚持中立立场,不介入他国冲突,支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此事反映了俄乌冲突进入第二年的疲态。俄罗斯军队推进受阻,乌克兰的反攻虽未大获全胜,但收复了不少土地。俄罗斯官方数据不愿多谈伤亡,但据各方估算,俄罗斯已损失多名高级将领和数十万士兵。乌克兰也付出惨重代价,平民流离失所。

到2024年,俄乌战事仍旧拉锯,谈判桌上的分歧依旧大。斯卡比耶娃继续她的节目生涯,获过俄罗斯电视奖,但也因宣传立场被西方列入制裁名单。中国始终保持克制,推动和平倡议,比如2023年提出的12点和平计划,强调尊重主权、停止敌对行动。

言论内容直击战场痛点

俄罗斯现在缺的就是大规模兵力,两三百万中国士兵能直接扭转乌克兰战场的天平。她特别点名贝尔戈罗德地区的困境,那里是俄罗斯与乌克兰接壤的前线,袭击事件频发,让俄罗斯部队疲于防守。她说这话时,背景是乌克兰的反攻行动刚启动,西方援助的武器开始发挥作用,俄罗斯推进速度明显放缓。

而言论还隐含对中俄军事合作的期盼。中国军队的组织力和规模在国际上公认强大,斯卡比耶娃借此表达俄罗斯希望外部力量分担压力的心思。但从中国角度看,这完全不现实。中国军队是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建的,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况且,俄乌冲突的根子是历史遗留和地缘摩擦,中国一贯主张通过联合国框架和平解决,不搞零和游戏。

放到更大格局,这内容还牵扯武器援助的敏感线。俄罗斯不只缺人,还缺弹药和装备。中国虽没提供致命性武器,但经贸合作帮俄罗斯稳住了能源出口。2023年以来,中俄贸易额持续增长,俄罗斯石油对华出口创纪录,这间接支撑了俄罗斯经济。但中国明确划线:援助限于人道和经济层面,不碰红线。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军事实力世界前三,但乌克兰战场证明,现代战争不靠蛮力,得讲策略和后勤。中国乐见俄罗斯稳定,因为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合作领域广,从能源到航天都互利。但斯卡比耶娃忽略了国际法原则,主权平等是底线。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共建共享,而不是搞对抗。

中俄关系和平发展路径

而斯卡比耶娃的话虽是突发奇想,但中俄间那份战略互信是实打实的。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中国就明确立场:尊重各国主权,支持和平谈判。中俄定位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合作项目多得数不过来,2024年贸易额预计超2000亿美元,能源管道、联合军演都稳扎稳打。中国出口机电产品,俄罗斯供应资源,两国经济都从中受益。

但中国不会因为俄罗斯的难处就出兵帮忙。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重在创新驱动、内需扩大,军队现代化是为维护核心利益服务的。

斯卡比耶娃的言论更多是俄罗斯内部压力的镜像。俄罗斯国土辽阔,军力强劲,但乌克兰战场的消耗让它不得不四处借力。中国理解俄罗斯的处境,却选择经济外交路径帮忙。比方说,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合作,邀请俄罗斯参与“一带一路”,比派兵靠谱多了。

中俄合作空间大,但得踩着和平红线走。俄罗斯若想破局,还得靠自身调整和谈判。

来源:亮仔说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