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第一的学科,浙大2025学科排名出炉,形势喜人,报考攻略来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11:40 2

摘要:2026年浙江大学在全球四大权威高校排名中持续保持顶尖位置,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9名,较2025年稳步提升,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五位,综合得分为84分,其中学术声誉87分、雇主声誉97.2分、每位教员引用率更是获得满分100 分,

2026年浙江大学在全球四大权威高校排名中持续保持顶尖位置,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9名,较2025年稳步提升,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五位,综合得分为84分,其中学术声誉87分、雇主声誉97.2分、每位教员引用率更是获得满分100 分,凸显其在学术影响力与就业认可度上的双重优势。

在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浙大攀升至第45名,而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已位列第47名。这一排名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年来学科建设、科研产出与国际合作深化的必然结果,从2012年QS排名第170名到2026年的第49名,十余年间的跨越式提升,印证了浙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坚实步伐。


国际排名的稳步提升,与浙大在《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的强势表现形成呼应。此次排名中,浙大共有63个学科上榜,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排名全国前3%或前两名的顶尖学科达13个,位居全国第五位,展现出密集的顶尖学科集群优势。

这13个顶尖学科覆盖多个领域,既包括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强项(均位列全国第二名),也涵盖生物学、数学等基础理科,以及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等社会科学,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领域学科,形成了文理医工管全面发展的顶尖学科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排名前7%或前三名的学科数达30个,前12%或前四名的学科增至40 个,上榜学科总数占软科评估学科范围的近三分之二,充分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避免了“偏科式”发展的局限。

顶尖排名的背后,是浙江大学深厚的综合实力与卓越的学科实力作为支撑。作为C9联盟成员,浙大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前三,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3位,ABC中国高校排名更是位居第一。


师资力量堪称国内顶尖,现有教职工955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核心保障。

在学科建设层面,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9个专业获评A+等级,43个学科进入A -以上行列,排名全国第三位,其中药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等学科长期领跑全国。


科研创新能力同样突出,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等重大奖项评比中获奖数量位居前列,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前沿科学中心,科研成果与浙江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科研——产业——应用”的良性循环。

学科实力的均衡性尤为亮眼,工科稳居全国第二,农科位列第三,理科与社科均有多个A类学科支撑,83个专业获评A类以上等级,占全部专业的69.75%,展现出“无短板”的综合学科生态。

有些遗憾的是,浙江大学没有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一的学科,也没有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的学科,排名前两名的学科则多达13个。这意味着浙江大学在学科上实现顶尖突破,已经近在咫尺了。


对于意向报考浙江大学的学生而言,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报考途径。国内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核心途径为普通高考统招,需取得所在省份前列的高考成绩,尤其是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顶尖学科,分数需达到全省前1%左右的水平。

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可参与强基计划,2026年浙大新增量子科技等交叉专业方向,采用“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模式,旨在选拔有志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


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可关注综合评价招生,需提前通过学校官网报名,考核包含笔试、面试等环节,部分省份考生可凭借校测优异表现实现降分录取。针对特殊群体的专项计划同样值得关注,包括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以及面向退役士兵等群体的定向招生计划,为不同背景学生提供多元机会。

国际学生则需提供相应学历证明,中文授课专业需达到HSK5级180分以上,英文授课专业需托福≥90分或雅思≥6.5分,IB成绩建议36分以上、A-Level建议AAB以上。此外,还有保送生通道,面向获得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等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录取资格。


从全球排名的稳步攀升到国内学科的全面领跑,浙江大学以综合实力与特色发展并重的姿态,成为国内外学子向往的顶尖学府。

多元的报考途径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了进入浙大深造的机会,而其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的深厚积淀,更能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平台,持续为国家与世界输送高水平人才。

来源:史海流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