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在祖国北疆内蒙古,“暖城”鄂尔多斯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区为重要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基层治理的沃土中。
居民们在悦和社区“共享奶奶党小组”活动阵地编织莎草筐。
水岸新城社区活动室内,居民正在打台球。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在祖国北疆内蒙古,“暖城”鄂尔多斯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区为重要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基层治理的沃土中。
在这里,一个个社区正通过充满智慧与温度的实践,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转化为各族群众可知可感的生动日常,奏响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乐章。
“21℃暖”:凝聚民生温度
在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共享奶奶”义务接送孩童,“果树爷爷”照料社区绿植,“悦和倔老头”调解邻里纠纷,“行走的白大褂”提供健康咨询……这些充满温度的称谓和行动,正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写照。
作为一个居民来自全国27个省份、流动人口占比高达99%的公租房小区,悦和社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构建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楼栋党群服务角、楼层党群服务点、睦邻党群服务户”五级三类服务体系,持续擦亮“21℃暖”党建品牌,促进各民族流动人口“融得进、留得下、过得好”。
石阶上、树洞里画满构思巧妙的彩绘,源自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规划师团队”的“小创意”。
走进“共享奶奶党小组”活动阵地,几位老人正在用自己采集的莎草编织筐子。78岁的居民刘慧说:“我们几个老伙伴来自五湖四海,现在能聚在社区也是缘分。大家一起编筐子,再拿去义卖。”
刘慧发起的“共享奶奶”项目,巧妙化解了社区双职工家庭的孩童接送难题,让“幼有所‘管’”与“老有所为”实现温暖的双向奔赴。
悦和社区积极调动居民积极性,提供展示才能、发光发热的舞台,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社区联动多方资源,推出“品德积分大PK”“情暖小屋”“共享奶奶”等6类18个特色项目;尤其关注残障人士、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通过“技能培训+灵活就业”模式,实现“手艺”变“收益”,社区“共富工坊”项目已吸纳20余人参与。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就是家。”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说,“社区将不断延伸服务阵地,真正把服务做到老百姓家门口,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家园共同体。”
“15分钟生活圈”:圈出幸福共同体
在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水岸新城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
农贸市场、便民早晚市、综合超市满足日常采买需求,餐饮连锁店、银行网点提供便捷生活服务,家电维修、衣物清洗和修补等需求也都能在15分钟内的步行距离得到解决,集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儿童乐园、智慧健身环道于一体的ORDOS活力水岸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健身首选地……一张密集而高效的生活服务网络,让“家门口的幸福”变得真实可感。
在社区活动室,居民巴图一边挥拍击球,一边感慨:“这些年眼看着社区越来越好,不仅商业配套更齐全,各种活动室也建起来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他的话,道出许多居民的心声。
活动室的二楼,建有伊金霍洛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这个涵盖10大主题体验区的安全教育基地,通过AR(增强现实)智能设备等科技手段,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体验馆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于一体,为市民撑起了生命安全的‘防护伞’。”社区干部杨托娅说。
从长者食堂到萌宝驿站,从卫生服务中心到棋牌室、图书馆……水岸新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用心倾听人民呼声、办妥顺民意的民生实事中,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有利条件,将一个个“民生承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
“互嵌式家园”:开启农牧民新生活
位于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的布拉格社区,是一个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居民以转移农牧民为主。
“社区成立5年来,不仅成为农牧民开启新生活的载体,更成为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互嵌式家园。”布拉格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月婷说,社区坚持把“铸牢”贯穿基层民族工作和各项事务全过程,针对居民需求,精准提供老幼互助、中医理疗、公益家政等民生微服务,确保各族农牧民“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有盼头”。
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布拉格社区治理从“单向推动”转向“多元互动”,居民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自治”,通过积极发掘“社区达人”资源,发挥居民专长,促进共建共享。
“我们的社区达人有手工刺绣师、皮雕手工艺人、网络工程师、家庭教育讲师等,个个‘身怀绝技’。”王月婷自豪地说,社区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各族居民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今年70多岁的贺飞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是联户长,还是社区志愿者、文艺队负责人,在社区建设中积极作贡献,他的家庭被评为党员示范户。“社区方方面面都建设得很好。作为老年人,我们也想发挥一些余热。”贺飞禄说。
从悦和社区的“暖城”实践,到水岸新城社区的“幸福实景”,再到布拉格社区的“互嵌式家园”,鄂尔多斯市以社区为舞台,以服务为纽带,以文化为滋养,正在将一个个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转化为推进居民融合、激发社会活力的“新动能”。
“2024年《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发布,进一步从政策层面为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保驾护航。”鄂尔多斯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各族群众在生活中相互嵌入、在情感上相互依靠、在发展中相互成就,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精彩绽放。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来源:活力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