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手机卡来了!究竟什么是eSIM?没有实体手机卡真的更方便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0:29 2

摘要: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卡针吗?它可能藏在抽屉角落、钥匙串上,却永远在需要时神秘消失,而现在无需实体电话卡的eSIM正试图让这个小东西彻底下岗。

#esim#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卡针吗?它可能藏在抽屉角落、钥匙串上,却永远在需要时神秘消失,而现在无需实体电话卡的eSIM正试图让这个小东西彻底下岗。

只需扫个码,你的手机就能瞬间拥有身份。但这场“无卡革命”真如宣传那般美好?当技术革新遇上“必须线下激活”的硬规定,我们是否反而被拽进了新的麻烦?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别了卡针,eSIM来了。

如果把SIM卡比作实体身份证,那么eSIM就是直接嵌入手机芯片的“电子身份证”。它本质上是一颗嵌入主板的微型芯片,只需要通过远程下载运营商的配置文件,然后扫二维码或输入激活码即可激活。

也从此告别了手机找卡针、捅卡槽、对齐芯片,以及插反重来的经典流程。不过这个玩意虽然听上去很新奇,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是刚刚才在今年10月13日获得工信部批复许可,进行手机商用试验的。

但eSIM其实并非全新物种,你的智能手表、平板电脑可能早已悄悄用上了这项技术。例如Apple Watch的独立通话功能,就正是依靠eSIM实现的。只是如今技术下沉到了手机领域,从配角要逆袭晋升为主角。

当然由苹果领头搞出的eSIM手机卡,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消灭实体卡和手机卡槽那么简单?它更是给手机设计的“极限瘦身”。

取消了卡槽就能为手机内部省出宝贵的空间,从而将手机做到更薄。比如苹果最新款的iPhone Air就借此做到了5.6毫米厚度,并且在同等情况下,未来手机也可以塞进更多摄像头模块,或者加大电池容量,同时防水性能也同步提升。

更有趣的是eSIM的采用,是将“网络选择权”交还给了用户。以前是插一张卡就绑死一部手机,现在是人带着号码走,一机多号更轻松。由于eSIM支持存储多个运营商配置文件,这样工作号、生活号就可以一键切换,再也不用双机双待,整天带着两个甚至三个手机。

整体的便捷度也比之前一台双卡双待的手机都强。甚至对于需要经常出国的人来说,更是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以往出国,落地之后往往需要在当地机场购买实体漫游卡,不仅动辄数百元,而且也不够方便。现在如果采用eSIM手机卡,提前在线购买当地eSIM套餐,飞机落地秒连网络,流量费也比传统漫游更划算。

只是目前你要想实现这样的一机一卡走天下,各个运营商多个号码来回切换,就必须带有eSIM卡功能的换新手机。之前插卡的老手机算是“无缘革命”了,因为eSIM即便是虚拟化的手机卡,但也是需要一个极小的硬件芯片去承载的。

只是在手机制造时就内嵌手机主板上了。因而必须换新机才行,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购买国外eSIM手机在国内无法使用,由于eSIM卡的安全验证是提前在手机制造时就进行了的,人家国家的安全验证只符合人家的标准,但缺乏国内的安全认证,也就无法激活国内的运营商。

如果非要用,可能是要办理国外电话卡,并接受高价国际漫游在国内用。很显然不便捷也不划算,因此想要购买苹果等品牌的eSIM手机,最好是等出国行版本的。

同时国内的华为、OPPO等手机品牌也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加速跟进。因而很快大家也都能用上eSIM卡的手机,只不过新的担心可能又会出现。

正是由于eSIM卡和采用eSIM卡的手机是物理上焊死在一起的,就会有人担心,一旦手机丢了是否会有安全风险。毕竟之前只要注销手机卡号,旧卡就会失效以保障安全。

但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新的eSIM卡在安全性上反超实体卡,eSIM采用银行级加密技术,手机丢失后可以通过运营商APP远程秒锁号码,比补办实体卡能更快阻断风险。但是相比于手机丢失或被盗的安全风险,eSIM卡的手机如果损坏,反而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之前插卡的手机如果故障,完全可以把卡取出来插在别的手机上应急,这样不会失联,也不耽误起码的工作生活联系。

不管是维修后再插回,还是直接再买个新手机插上使用都挺方便。但eSIM卡的手机按照现在必须要在营业厅办理的要求,想要换机就必须拿着新的手机再跑一趟营业厅,如果你是临时用一个手机过渡,甚至还需要跑两趟。

先把坏手机的号转移到过渡手机上,等到就手机修好或购买了新手机再转回来。甚至如果同时用了多个运营商的多个号,还要多跑N趟。当然目前这个唯一比较有问题的缺点,是因为运营商的安全考量,暂时不开放线上激活。如果后续能够开放,那就会方便许多。

来源:太空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