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举办的绿色技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受邀参加学术研讨,做《以政策理念推动绿色技能开发》发言。
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举办的绿色技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受邀参加学术研讨,做《以政策理念推动绿色技能开发》发言。
发言内容如下:
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生态退化的严峻挑战。绿色转型不仅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机遇。而这一切,离不开一支具备绿色技能的人才队伍。
有绿色技能,才能更好地行动。
怎么理解绿色技能?我认为它不局限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更包括绿色设计、循环经济、碳管理、生态修复等跨学科、跨行业的知识与能力,还有扎根于柴米油盐的绿色生活解决方案。这是推动绿色创新、落实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力量。
然而,绿色技能的开发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系统支持。我认为,政策理念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明确绿色技能的战略地位
政府应将绿色技能开发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体系和产业政策,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立法、规划和国家标准,确立绿色技能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推动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绿色转型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更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融入绿色知识、技术和伦理。同时,要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发针对绿色岗位的培训项目,建立“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终身学习”的多层次技能开发体系。
第三、激励企业与市场参与绿色技能开发
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绿色信贷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投资员工绿色技能培训。此外,通过建立绿色技能认证体系,提升绿色技能人才的市场认可度和流动性,形成“培养-认证-就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促进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绿色转型是全球共同课题,各国在绿色技能标准、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应加强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欧盟“绿色新政””中的技能议程,或国际劳工组织的“绿色就业倡议”,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国际技能合作伙伴关系。
第五、推进绿色低碳教育立法
发展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公民理念的改变、着眼于公民素养的提升,推动公民教育、公民减碳,进一步推进中国公民绿色低碳教育立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基石。
去年应国务院国资委邀请,我携刚出版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绘本参加了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中国角边会上,代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国资委社会责任局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生活倡议,希望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双向奔赴。
9月11日和12日,我两次与COP30首席执行官、巴西环境与气候变化国务秘书安娜·托尼交流。她提出,COP30将是全球气候治理从“谈判”转向“行动落实”的关键点。巴西作为主席国为大会确立了三大核心愿景:强化多边主义、让气候议程与民众生活相连接、加速落实《巴黎协定》。
我与安娜·托尼探讨最多的就是低碳教育和公民行动。作为媒体智库,多年来,我们在致力于产业研究的同时,一直探索柔性传播、唯美表达,希望推动中国公民减碳,也呼吁全球公民联手减碳。
绿色技能开发不仅是为了应对环境挑战,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有韧性的未来。它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社会共识。
政策的本质,是理念的实践。让我们共同倡导以绿色为导向的政策理念,推动技能开发体系的深刻变革,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来源:解筱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