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愣了一下。她继续说:"不是我多想。以前在婚姻里的时候,大家都规规矩矩的。现在倒好,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凑上来了。"她顿了顿,"有明目张胆表白的,有暗戳戳试探的,还有假装关心实则另有所图的。"
前几天和闺蜜小聚,她刚离婚三个月。酒过三巡,她开始倒苦水。
"你知道吗?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她苦笑着,"离了婚的女人,在某些人眼里就像块肥肉。"
我愣了一下。她继续说:"不是我多想。以前在婚姻里的时候,大家都规规矩矩的。现在倒好,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凑上来了。"她顿了顿,"有明目张胆表白的,有暗戳戳试探的,还有假装关心实则另有所图的。"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朋友的故事。她在县城当老师,离婚后带着孩子。同事给她介绍对象,她婉拒了。结果那同事逢人就说她眼光高,不知道天高地厚。
"好像离了婚就该赶紧找下家,不然就是有问题。"闺蜜叹气。
我观察了一下,确实如此。网络发达了,沟通渠道多了,但人心也更复杂了。微信里突然多了很多"好友验证",朋友圈多了很多"点赞之交"。表面上嘘寒问暖,背地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有个男同学,多年不联系,突然加我闺蜜微信。每天早安晚安,节日送礼。闺蜜问他想干嘛,他说就是关心老同学。
"关心?"闺蜜冷笑,"他老婆知道吗?"
更可笑的是,有人觉得离婚女人好欺负。我一个表姐,前夫出轨离婚。结果她前夫的哥们开始频繁联系她,话里话外都是"你前夫不懂珍惜,我来照顾你"。表姐直接拉黑,那人还在外面说她不识好歹。
好像离婚就等于贬值,等于随便谁都可以来捡便宜。
但最伤人的,不是这些明面上的骚扰。
是那些看似好意的"关心"。亲戚朋友说"女人还是要有个依靠",邻居大妈说"别太挑了,有人要就不错"。这些话听着是为她好,实则是在提醒她:你现在是个"残次品"了。
我闺蜜说,她现在最怕的就是聚会。以前大家都聊孩子教育、工作发展,现在话题总是绕回到她的"个人问题"上。
"你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了。"
"孩子需要爸爸。"
"女人老了怎么办?"
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提醒她:你是不完整的,你需要一个男人来"拯救"。但讽刺的是,当初她婚姻出现问题时,这些"关心"她的人,没有一个真正帮过她。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太快了。一个人离婚,整个县城都知道了。然后各种"机会"就找上门来。
有介绍对象的,有自荐枕席的,有借钱不还的。
形式不同,过程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他们看中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离了婚"这个标签。在他们眼里,这样的女人孤独、脆弱、需要安慰,所以容易得手。
我闺蜜现在学会了辨别。她说,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急着给你介绍对象,不会天天问你过得怎么样,不会半夜发消息说"想你了"。
他们会尊重你的选择,给你空间。
但现实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离婚女人就该赶紧再婚,不然就是有问题。甚至有人说"二婚女人要求还这么高",好像经历过一次失败,就该降低标准,随便找个人凑合。
我闺蜜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被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她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
她想恋爱就恋爱,不想恋爱就单身。
她想带孩子就带孩子,不想带就让孩子去奶奶家。
但这些简单的愿望,在小县城里却成了一种奢望。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觉得有资格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不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符不符合他们的期待。
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对离婚女人虎视眈眈的人,我就想问一句:如果她还是婚姻里的她,你们还敢这样吗?
答案很明显。
不是离婚让女人变得脆弱,而是这个社会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他们以为离婚女人好欺负,以为她们desperate,以为她们会为了不再孤单而妥协。
但他们错了。真正的坚强,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还能站起来。我闺蜜现在比以前更清醒,更独立,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说,宁可高质量的单身,也不要低质量的婚姻。
这话听着耳熟,但由她说出来,格外有分量。因为她经历过,所以她懂。那些想占便宜的人,终究会失望。因为他们看错了人,也看错了这个时代。
来源:英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