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 15 日的微博热搜榜悄然迎来一匹 “黑马”,# 村长李锐在迪拜拿下超 12 亿订单 #的话题以惊人速度攀升,短短两小时内阅读量突破 3 亿,讨论量超 50 万。点开话题,满屏都是网友的惊叹与恍然大悟,曾经的 “心疼” 与现实的 “震撼” 形成强烈对比
10 月 15 日的微博热搜榜悄然迎来一匹 “黑马”,# 村长李锐在迪拜拿下超 12 亿订单 #的话题以惊人速度攀升,短短两小时内阅读量突破 3 亿,讨论量超 50 万。点开话题,满屏都是网友的惊叹与恍然大悟,曾经的 “心疼” 与现实的 “震撼” 形成强烈对比。
“一直以为《爸爸去哪儿》停播后,李锐老师就淡出行业了,还悄悄心疼过他没工作。” 一条获赞超 10 万的评论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在大众固有印象里,52 岁的李锐始终是那个拿着大喇叭喊 “集合啦” 的综艺村长,穿着卡通服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温和又亲切。《爸爸去哪儿》停播后,他偶尔出现在其他节目的边缘位置,甚至有谣言称其 “住在长沙老破小,被湖南卫视弃用”,这样的说法曾让不少观众信以为真。
这份认知在 10 月 12 日被彻底打破。当天下午,李锐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动态,配文透着难掩的自豪:“今天又是作为中国人骄傲的一天,全世界领先的飞行汽车,在迪拜飞起来了,并收获 600 台订单。” 配图中,他身着深色西装,身姿挺拔地站在流线型飞行汽车旁,与几位身着传统服饰、气质尊贵的迪拜王室成员并肩合影,背景是湛蓝的波斯湾天空,完全褪去了综艺舞台上的亲和感,多了几分商务精英的沉稳气场。
动态发布初期并未引发大规模关注,直到 10 月 15 日相关订单细节曝光 —— 这批订单总金额超 12 亿元,创下中国飞行汽车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话题才瞬间引爆网络。“原来村长只是他的伪装,该叫李总才对”“这跨界跨度比从地球到月球还大”,网友们的调侃里藏着真切的佩服,更多人开始好奇,那个活跃在亲子综艺里的主持人,究竟是如何蜕变为科技领域的领航者。
二、迪拜时刻:飞行汽车升空与 12 亿订单落地
时间回溯到 10 月 12 日的迪拜,棕榈岛附近的专属飞行演示场地被阳光镀上金边。作为中东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分会场,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媒体记者与王室代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的白色飞行器上 —— 这是小鹏汇天最新一代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也是当天的绝对主角。
上午 10 时许,随着现场指令发出,“陆地航母” 的飞行舱与地面底盘平稳分离,搭载着驾驶员缓缓升空,在 30 米高度完成悬停、转向、低空巡航等一系列动作。螺旋桨转动的声响温和而有力,流线型机身在蓝天背景下划出优美弧线,落地时精准对接底盘,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科幻电影场景。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几位迪拜王室成员频频点头,用阿拉伯语低声交流着赞许。
演示结束后的签约仪式上,李锐作为汇天航空航天公司副总裁、合伙人,身着笔挺西装走上台。他先是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了产品优势,又配合翻译向中东客户详细解读技术参数与服务体系,言谈间既有商务谈判的严谨,又不失多年主持生涯沉淀的表达张力。当他与中东多国代表依次签下名字,600 台 “陆地航母” 的订购协议正式生效,12 亿余元的订单金额随之敲定,现场的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签约,而是中国科技获得世界认可的证明。” 李锐在签约间隙接受采访时说。他特意晒出与迪拜王室成员的合影,照片中对方握着他的手,眼神里满是对产品的期待。这份订单的意义远超商业本身,它标志着中国飞行汽车技术正式敲开中东市场大门,更让 “中国制造” 在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站稳脚跟。
签约结束后,李锐没有立刻离开现场,而是留在展位前,耐心解答着各国嘉宾的疑问。有记者提及他的主持人经历,他笑着回应:“沟通能力不分领域,无论是和孩子们打交道,还是和国际客户谈合作,真诚与专业永远是最好的桥梁。” 这份从容与通透,早已藏在他过往的人生轨迹里。
三、舆论反转:从 “心疼失业” 到读懂跨界底气
热搜发酵的同时,李锐于 10 月 15 日深夜发布长文回应,字里行间满是真诚。“看到今天热搜感动哭了(看评论笑死了),原来《爸爸去哪儿》没播以后,还有那么多人怕我没工作,生活受苦,特别感谢!” 他特意加上 “我没有背刺你们” 的括号注解,像和老朋友聊天般亲切。
文中,他首次坦然提及转型期的低谷:“其实低谷时一切的难过、无助也都是真的”。《爸爸去哪儿》停播后,李锐曾尝试主持其他节目,但多是边缘角色,比如在《我是歌手》中担任经纪助理,镜头寥寥无几。那段时间,他常常在收工后独自留在化妆间,思考职业方向,“要想走出来,只有多动脑筋想办法去努力,总会有机会的”。
这份努力最终转化为跨界的底气。公开资料显示,李锐的职业版图早已横跨多个高精尖领域:他不仅是汇天航空航天与小鹏汽车的双料副总裁、合伙人,还兼任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高级副总裁、大爱 AI 人工智能董事长,同时保留着湖南卫视商业中心副总监的身份。今年 3 月 5 日,他更是加盟湖南师范大学,被受聘为文学院教授,站在了高校讲台上传道授业。
这样的转型并非偶然。李锐 1973 年出生于吉林长春的一汽职工家庭,骨子里带着对制造业的亲近感,这为他后来涉足汽车与航空领域埋下伏笔。1999 年加入湖南卫视后,他先是主持《晚间新闻》深耕民生领域,后又担纲商业纪实节目《商界传奇》主持人。千禧年代中国加入 WTO 的时代浪潮中,他通过节目接触到无数企业家与新兴产业,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不断提升,“那些年的采访经历,让我看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也悄悄埋下了跨界的种子”。
更鲜为人知的是,他主持的节目曾获三任国家领导人称赞,这份殊荣背后是他对内容品质的极致追求。在《爸爸去哪儿》五季节目里,他身兼多职,既要隐藏主持人身份推进流程,又要与三十多个孩子建立信任,“每个孩子见到我都会喊‘村长呢’,这份沟通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磨合中练出来的”。这种超强的共情与协调能力,恰好成为他跨界商业领域的隐形优势。
网友们在读懂这份底气后,舆论彻底转向。“以前只看到村长的亲和,现在才懂他的格局”“从民生新闻到科技商业,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节点上”,评论区里满是对他的认可。有人翻出他此前在社交平台与科技企业的互动痕迹,发现他早就在用娱乐圈人脉为中国科技产品站台,只是大家从未将这些碎片信息与 “综艺村长” 的形象联系起来。
四、轨迹解密:藏在时光里的转型密码
李锐的跨界之路,早在 2016 年就已悄然启程。彼时《爸爸去哪儿》热度渐退,他没有沉溺于既有的名气,而是主动接触新兴科技领域。凭借主持《商界传奇》积累的人脉,他结识了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两人在交流中对未来出行科技达成共识,李锐随后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开启了职业新篇章。
最初的转型充满挑战。他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航空航天与人工智能知识,常常抱着厚厚的技术手册读到深夜,参加行业会议时坐在角落认真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工程师请教。“主持人的优势是快速理解与表达,但科技领域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不能有半点含糊。” 李锐曾在高校课堂上分享这段经历,他的笔记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专业术语旁还画着便于理解的示意图。
来源:大城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