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例︱气管切开导管指示球囊弹簧:一个未被识别的磁共振成像金属伪影来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08:09 1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一名使用气管切开导管的儿童,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时,遇到了由导管部件引起的金属伪影问题。

本期公众号分享的是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麻醉学和围手术期医学系Edward H. Tsai教授团队发表于《Anesthesiology》杂志的病例:

本案例描述了一名使用气管切开导管的儿童,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时,遇到了由导管部件引起的金属伪影问题。

病例资料

一名使用Shiley气管切开导管(Covidien,Mexico)的儿童患者因星型细胞瘤接受磁共振成像的复查。

诊疗经过

在进行磁共振定位扫描时,矢状面图像上发现气道区域出现一个异常高信号,提示存在磁敏感性伪影,表明该处有金属物体(见下图)。

【图A:初始磁共振定位成像矢状面视图,显示在已知的气管造口管路沿线(红圈标示)因磁敏感伪影导致的异常高信号】

放射科医生查阅了患者的胸部X光片,但未发现气道沿线有任何明显的金属异物。

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存在不明金属是一个不可接受的风险,既可能造成伪影干扰诊断,也可能对患者构成潜在伤害风险。因此检查一度面临中止。

最终,医生团队意识到金属伪影来源于气管切开导管指示球囊内部的弹簧。该指示球囊当时被固定在患者右锁骨上方的区域(见下图)。

【图B:胸部X线检查可见位于指示球囊内的金属弹簧(红圈标示)】

医疗团队将指示球囊从原位置解开,并重新固定在磁共振扫描床的头部固定器上,确保其远离核心扫描区域。

这一措施成功排除了干扰,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获取的图像没有伪影失真,且避免了患者发生灼伤的风险。

教育意义

01

在麻醉过程中,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需要警惕意外存在的金属成分。这些金属可能在接触射频场时引发热损伤风险、金属弹射风险、植入设备故障或图像伪影等问题。

02

即便是标准气道器械也可能含有铁磁性或导电组件:气管导管球囊导管口通常采用金属弹簧来防止气体泄漏。这也使得使用这类器械的患者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前需要的特别准备。

03

微量金属成分虽不会危及患者安全,但可能影响相邻区域的成像质量。 伪影可能表现为信号缺失、图像扭曲或位移现象——任何高磁化率或铁磁性金属的存在都可能造成干扰。

04

通过回顾患者病史、调阅既往影像资料并结合最新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隐藏的金属部件,从而降低损伤或伪影风险。

05

为优化磁共振成像环境下的图像采集并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丢失,可能需要采取适当气道装置选择、将潜在伪影源移出扫描区域重新定位,甚至更换气道装置等措施。

文献信息:

Tsai EH, Nguyen E, Awad A, Ruiz JR. Tracheostomy Tube Pilot Balloon Spring as an Unrecognized Source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allic Artifact. Anesthesiology. 2025 Oct 1;143(4):1028-1029. doi: 10.1097/ALN.0000000000005654. Epub 2025 Sep 9. PMID: 40923825.

来源:新青年麻醉论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