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较来说“皇”侧重于部落联盟,“帝”侧重于世俗国家。三皇侧重文明奠基,五帝侧重治国之能。
一,五帝的主流版本:
《史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吕氏春秋》: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资治通鉴外纪》: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黄帝出现3次
颛顼出现3次
帝喾出现2次
尧出现2次
少昊出现2次
太昊出现1次
舜出现1次
炎帝出现1次
首先排除太昊版本,因为太昊就是伏羲氏,炎帝就是神农氏。
另外两版只差一个:少昊和舜!
按照黄帝世系:黄帝生二子,长为玄嚣(少昊),次为昌意。
二,少昊与舜之争
相较来说“皇”侧重于部落联盟,“帝”侧重于世俗国家。三皇侧重文明奠基,五帝侧重治国之能。
1,少昊
少昊帝本名玄嚣,是黄帝的儿子,东夷族部落首领,最早以神话形象出现在《山海经》,人物形象比较单薄。在一些版本当中,以父传子的方式直接继承而成为五帝之一。此举相比尧传舜明显缺少禅让之德。
2,舜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①他是孝道和德化的完美结合:纵使盲人父亲和继母屡次想加害于他,他依然以德报怨,恭奉双亲。继承帝位以后,身体力行,教化万民。
②他是禅让制度的核心代表:他自己被考察多年禅让而得帝位,他又考察多年,将帝位禅让给了禹。有人会问:尧不是禅让而得帝位吗?其实还真不是:尧是帝喾的儿子,是继承而得帝位。
③他是国家治理的光辉典范:设置百官管理万物,巡视四方,疏浚河道,校正节气,颁布历法,制定刑罚和度量衡。
从这个角度来看,舜更加合适。
五帝世系
三,三皇五帝是从原始部落向早期国家转型的过渡时期。三皇奠定了物质基础,五帝奠定了人文基础,三皇五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代表远古时期社会演进与文化构建,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文化根基,并通过传说事迹强化了“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
不管三皇还是五帝,都属于上古时期。那时生产力低下,先民缺乏抵御自然的能力,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加上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口相传,以现代视角来看,这些人物在流传过程中加入了传播者的想象,越久远越想象越丰富,所以才有人头蛇身、牛头人身等各种各样的形象,所以才有了图腾崇拜。
尽管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世界还有许多生产力落后的地区以部落形式存在。国家的文明不在于某一、两个强人,而在于民主和法治。越是崇拜某个强人或某个救世主,越是说明这个国家尚停留在人治阶段,越是说明这个国家距离文明任重道远!
来源:唐代的梦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