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白银市场呈现“期现共振上涨、股市板块分化”的特征。国内白银T+D与国际CMX银期货同步走强,涨幅分别达1.90%和1.27%,反映全球白银供需偏紧与避险情绪支撑价格;但A股白银概念股表现分化,白银概念指数逆势下跌0.92%至2113.94点,板块
10月17日,白银市场呈现“期现共振上涨、股市板块分化”的特征。国内白银T+D与国际CMX银期货同步走强,涨幅分别达1.90%和1.27%,反映全球白银供需偏紧与避险情绪支撑价格;但A股白银概念股表现分化,白银概念指数 逆势下跌0.92%至2113.94点,板块内仅2只个股上涨,显示资金对贵金属股票的配置情绪与期货市场存在背离。当日市场主线围绕“工业需求回暖与股市情绪低迷的博弈”展开,白银作为兼具贵金属与工业金属双重属性的品种,价格驱动逻辑呈现复杂性。
国内白银T+D表现强势,当日最新价格收报11983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24元,涨幅1.90%。日内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开盘价11959元/千克,最高价触及12256元/千克,最低价11807元/千克,波动幅度达449元/千克,创两周以来最大单日波幅。驱动因素包括:国内光伏行业装机量同比增长25%带动白银工业需求;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库存连续五日下降至5000吨以下,供应端紧张预期升温;叠加美元指数当日回落0.3%至104.9,人民币汇率企稳提振内盘价格。
国际市场CMX银期货同步走强,近月合约E2412收报52.03美元/盎司,上涨0.65美元,涨幅1.27%,与国内白银T+D形成联动。当日美国公布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符合市场预期,通胀韧性支撑贵金属避险需求,COMEX白银期货持仓量增加1.2万手至15万手,显示多头资金主动增仓。
A股白银概念股呈现“两极分化”,白银有色 以10%涨停领涨,收5.94元/股,上涨0.54元,日内开盘即封板,成交量放大至1.2亿股(环比+50%)。公司当日公告“年产1万吨高精度电子级白银项目投产”,叠加新能源汽车用银浆订单增长预期,推动股价独立于板块走强。
湖南白银 小幅上涨1.58%至7.71元/股,受益于三季度白银冶炼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业绩预增公告支撑股价。
板块调整个股占比超80%,白银概念指数 下跌0.92%,成分股中多数标的受A股整体调整拖累。泛美白银(PAAS) 在美股市场上涨3.72%至41.010美元/股,与A股形成内外盘分化,反映国际资金对白银资源股的偏好更强,国内市场则受周期股情绪低迷影响。
白银主题基金表现弱于期货市场,国投瑞银白银期货C 与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A 分别下跌0.23%、0.25%,最新指数收1.3216、1.3321。尽管标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但基金净值出现小幅调整,主要原因包括:基金申赎资金流动导致净值计算滞后;国内期货市场收盘时间早于国际市场,当日晚间COMEX银价冲高回落,可能影响次日基金估值。
当日市场分化核心在于**“资金属性与市场结构差异”**:
宏观层面:通胀韧性与地缘政治风险支撑白银期货,但A股周期股板块整体调整(沪指跌0.8%),资金从资源股向防御性板块迁移,导致白银概念股多数下跌。产业层面:白银工业需求(光伏、电子)与金融属性(避险)形成共振,期货市场反映长期价值,而股市短期受情绪主导。个股层面:白银有色凭借项目投产催化实现价值重估,凸显“事件驱动型”机会;泛美白银受益于国际金价上涨与美元走弱,内外盘联动性更强。短期展望:白银T+D或维持11800-12300元/千克区间震荡,关注国内10月制造业PMI数据及美联储官员讲话对流动性预期的影响。长期配置建议关注白银工业需求复苏主线,如光伏装机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对白银消费的拉动,同时警惕美元指数反弹风险。投资者可采取“期货+股票”组合策略,把握期现套利与个股事件驱动机会。
来源:金派有色金属服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