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横店群演群里,一条通告刚发出来,200人秒抢,日薪180。有人自嘲:以前给明星当背景,现在和明星一起抢背景。
“戏都没得拍,还谈什么咖位?
”
横店群演群里,一条通告刚发出来,200人秒抢,日薪180。有人自嘲:以前给明星当背景,现在和明星一起抢背景。
影视寒冬不是形容词,是血淋淋的计时器——去年开机数再跌三成,六成演员一年拍不到两部戏。
饭碗说没就没,谁还顾得上体面?
朱梓骁第一个把“体面”换成“链接”。
直播间里,他一边啃鸭脖一边喊“家人们”,双十一那场连播14小时,GMV冲到2.3亿,直接干进抖音前三。
别人笑他“掉价”,他反手成立MCN,把十个过气同班同学打包签进公司,艺名全改成“小朱梓骁2.0”“小朱梓骁3.0”,矩阵式薅流量。
最绝的是,他拿赚来的20%利润回头买IP,准备自己当制片人——流量养项目,项目再反哺流量,闭环玩得比资本还溜。
郑国霖走的另一条路:把“皇阿玛”升级成“郑总”。
横店明清宫苑,他穿着龙袍给游客签字,顺手递上一张“演艺部副总监”名片。
别小看这张纸片,背后《梦回大唐》实景秀一天卖三千张票,春节档提前两周售罄。
老郑把拍戏那套调度、走位、爆点全搬进景区,游客看得哇哇叫,领导笑得嘎嘎响, KPI 直接写他名字。
别人问他落差大不大,他嘿嘿一笑:“以前等剧组挑,现在挑游客,爽。
”
翁虹更妙,把“冻龄”做成“冻金”。
杭州宋城跳完一场水上飞,她回化妆间开手机直播,身上那件“霓裳羽虹”汉服标价5888,十分钟卖出22件。
非遗绣娘负责手工,她负责刷脸,亚运大使身份一挂,故事瞬间高级:一针一线都是宋韵。
别人转型卖脸,她卖文化,溢价翻十倍,粉丝还喊“支持虹姐传承”。
最野的是史元庭。
泰山南天门,他喘得比游客还狠,肩膀却稳得像个三脚架。1980块的“明星私教陪爬”,含跟拍、含滤镜、含“我在五岳之巅”的文案,五一订单暴涨300%。
注册公司那天,他给五个本地向导交了社保:“哥几个,以前咱是群演,现在咱是NPC,带劲!
”
看出来没?
他们压根没“脱离”娱乐圈,只是把舞台搬到直播间、景区、山道。
演技没变,变的是售票口——以前一张票卖给电视台,现在一张票卖给普通人,量大还管饱。
所谓寒冬,不过是大门关了,窗户全开。
来源:奇幻微风zNP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