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9月的阳光洒满校园,重庆市联合高级技工学校多了一处特别的角落:温馨的沙发、绿植点缀的窗台、摆满沙具的沙盘架——这里是学校新成立的心理咨询教育中心。从个体咨询到团体辅导,从危机干预到全员培训,一套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专业支撑、全员参与”为原则的心理健康服务
当9月的阳光洒满校园,重庆市联合高级技工学校多了一处特别的角落:温馨的沙发、绿植点缀的窗台、摆满沙具的沙盘架——这里是学校新成立的心理咨询教育中心。从个体咨询到团体辅导,从危机干预到全员培训,一套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专业支撑、全员参与”为原则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悄然运转,为全校学生编织起一张细密的“心灵守护网”。
多元服务精准触达:从“一对一”到“团体共融”
“老师,我总担心学不好技能,晚上睡不着……”午休时间,今年新生小林(化名)坐在心理咨询室的沙发上,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对面的心理咨询老师轻轻递过一杯温水,耐心倾听着他的困扰。这是学校“一对一个体咨询”服务的日常场景,自9月1日启动以来,每天12:00-14:30、16:00-17:30的开放时段里,总有学生通过线上QQ或线下前台预约,在这里卸下焦虑。
“单次咨询45-60分钟,提前匹配咨询老师,咨询后还要定期复盘。”心理咨询中心陈老师介绍,从《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到《咨询记录档案》的整理,每个环节都透着专业与严谨。针对需要长期帮扶的学生,中心会制定个性化计划,每月评估效果,让温暖的陪伴持续发力。
如果说个体咨询是“精准滴灌”,那么每月一次的团体辅导便是“集体滋养”。9月20日,首场“新生适应专场”团体辅导中,数十名学生围坐成圈,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玩起“名字接龙”游戏。“通过游戏互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负责活动的老师说,每次辅导前会准备专属教具,结束后收集反馈,再根据学生意见优化后续主题——10月的“人际交往”、11月的“压力管理”,每个主题都紧扣学生成长需求。
沙盘治疗区则藏着另一种治愈的力量。学生小宇(化名)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班主任推荐他尝试沙盘治疗。第一次走进沙盘室时,他犹豫着拿起一个小房子模型,慢慢摆在沙盘中央。“不用急,跟着感觉摆就好。”心理咨询老师轻声鼓励。6次治疗后,小宇的沙盘中渐渐出现了“朋友”“笑脸”等元素,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沙盘是学生的‘心灵镜子’,我们不干预,只陪伴他们读懂自己。”咨询心理老师的话语里满是温柔。
全员参与筑防线:从“心理委员”到“教师战队”
“大家看这个案例:同学突然说‘活着没意思’,作为心理委员,你该怎么做?”9月25日,学校阶梯教室里,首场心理委员培训正在进行。来自全校各班的100余名“小委员”聚精会神,在模拟场景中练习如何倾听、如何转介。
“理论+技能+实践”三维培训体系是这群“朋辈守护者”的成长指南:3次理论课教他们识别心理问题信号,4次技能课传授沟通技巧,3次实践课让他们在模拟危机处理中历练。每月第一周的“心理晴雨表”、定期的月度例会,让班级心理动态被及时捕捉。“以前觉得心理委员就是‘传话筒’,现在才知道,我们是同学身边的‘第一双眼睛’。”心理委员小刘说,“心理委员”这一职务让他多了一份责任。
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同样不含糊。每周四下午,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总会围坐在一起,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集体备课。“这个‘情绪管理’章节,能不能加入情景剧表演?”“我觉得可以结合学生实习中的真实案例……”思想碰撞间,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方案渐渐成型。校外培训、学术会议、案例论文撰写,多维度的提升路径让教师们的专业底气越来越足。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全校的事。”德育副校长王清其说,从班主任的日常观察到任课教师的课堂关注,从心理委员的朋辈支持到专职教师的专业干预,每个人都是“心灵守护网”的卫士。
危机干预筑底线:24小时响应的“生命防线”
“老师,小峰(化名)在宿舍说想不开……”深夜11点,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电话突然响起,传来班主任焦急的声音。这是学校“24小时危机干预响应机制”启动的一个瞬间——30分钟内,心理咨询老师联系上班主任了解详情;1小时后,专职教师通过视频连线与小峰对话,初步评估为“一级危机”;凌晨2点,家长赶到学校,在教师陪同下将小峰送往医院心理科。
“危机就像暴风雨,我们要做的是快速撑伞、合力护航。”学校副校长冉婷介绍,学校将危机分为三级:一级危机启动紧急干预,联动医院与家长;二级危机安排连续3天跟踪访谈;三级危机由心理委员和班主任日常关注。每学期一次的危机干预模拟演练,让每个参与者都熟悉流程、各司其职。
为了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9月15日起,学校启动了全覆盖心理普查。学生们通过小程序认真填写《心理测评量表》,心理教师在旁指导:“不要想太多,凭第一感觉选就好。”10月底形成的《普查报告》中,高风险学生名单将被严格保密,专属的干预方案却已悄然制定。
动态档案系统则像一本“成长日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心理轨迹:普查数据、咨询记录、危机干预过程……电子档案加密存储,纸质档案专人保管,5年的保存期里,藏着对学生成长的长远关怀。“看到档案里的‘问题’变成‘进步’,是我们最欣慰的事。”该校长李仁全如是说。
如今,走进重庆市联合高级技工学校,“阳光心灵”主题班会的笑声、心理宣传栏前驻足的身影、心理咨询室里温暖的对话,共同勾勒出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从多元服务到全员参与,从危机干预到长效关怀,这张“心灵守护网”正在用专业与温度证明:当学校真正把心理健康放在心上,每个青春都能在阳光下从容绽放。
来源:育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