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北京时间10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发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共收录300项突破性发明及100项特别提名。华为、比亚迪、传音、影石创新、拓竹科技等多家深企的明星产品上榜,凭借精巧设计与卓越创新畅
2025年10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Times)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
华为、联想、比亚迪、荣耀、小米、DeepSeek、宇树科技、追觅科技、雷鸟创新、XREAL、影石创新、传音、韶音、松鼠AI、极哲、友宏科技、零零科技、和生创新、拓竹科技等中国品牌的多款代表性产品上榜。
未来已来,中国力量正在创造更多的惊喜。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北京时间10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发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共收录300项突破性发明及100项特别提名。华为、比亚迪、传音、影石创新、拓竹科技等多家深企的明星产品上榜,凭借精巧设计与卓越创新畅销全球市场。
据介绍,《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 榜单素有“科技创新界奥斯卡”之称,被视为全球科创领域的风向标。在过去25年里,《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在年度最佳发明专题中,重点介绍最具影响力的新产品与创新理念,今年的榜单成为该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榜单。
记者根据榜单梳理发现,上榜的“最佳发明”不少来自深圳明星企业。其中包括华为手机Pura 80 Ultra和智能手表Watch GT 6 Pro,传音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笔记本电脑Tecno Megabook S14,以及比亚迪旗下海鸥车型。
同时,榜单还涵盖多款当下新潮的 “深圳造”产品:影石Insta360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 A1,打造全球首款“飞行与拍摄分离”的消费级全景无人机;壹新光电旗下Aurzen品牌推出的Aurzen Zip三折便携式迷你投影仪,以精巧设计带来便捷使用体验;东方蓝通讯旗下Unihertz品牌推出的Jelly Star 3英寸迷你手机,体积小巧却“五脏俱全”;和生创新旗下品牌Dreo推出的TurboPoly Fan 707S智能空气循环扇,凭借雷达控风技术畅销海外市场;雷鸟X3 Pro引领AI眼镜创新浪潮,实现从“大屏工具”到“个人智能终端”的跨越。
作为消费级3D打印领军企业,拓竹科技旗下3D打印机H2D、模块化玩具生态系统CyberBrick双双上榜。前者被《时代周刊》描述为“迄今为止性能最好的消费级3D打印机”,极大降低了消费级与小型商用高端制造的准入门槛;后者允许用户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调试编程,为不同阶段的玩家提供全新的、能激发思考力与创造力的游玩体验。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与精巧的设计构思,打造出好用且有趣的产品,以差异化竞争思维深耕全球市场。(深圳特区报)
宇树R1:双足可编程机器人
从无人机到自动驾驶汽车,当今大多数机器人并非科幻作品中构想的人形形态,中国宇树科技开发的R1机器人则成为例外。
这款于七月发布的双足可编程机器人起售价仅5900美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主要面向测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及软件开发者。
R1重量仅55磅,配备支持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的内置AI系统,拥有26个关节(人类关节数约为300个),凭借拳击、奔跑甚至侧手翻等复杂动作令观众惊叹不已。
Figure 03:居家场景人形机器人
Figure 03是一款由Figure AI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型被定位为Figure首款可量产人形机器人,最终将能参与自身生产线作业。
今年10月面世时,Figure 03已能完成折叠衣物、装载洗碗机等家务劳动,但仍需人类协助,比如启动洗碗机程序或拾取掉落物品。目前该公司正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通过训练Helix神经网络提升机器人执行多元化任务的能力。
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认为,机器人技术正经历与数字AI相似的发展曲线,预示重大能力突破即将来临。他计划在明年将Figure 03引入特定试点家庭。
追觅X50 Ultra扫地机器人:专为真实家居环境设计
虽然扫地机器人尚未拥有完全自主意识,但追觅X50 Ultra无疑将这一愿景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款于二月发布的吸尘设备搭载智能导航系统,能识别多达200种物体,并支持语音指令响应,无需人工解救被困角落的“可怜”家电。
凭借全新ProLeap系统配备的可伸缩支腿,攀爬高度达2.5英寸,它还能完成拖地、清洁台阶及跨越电线等障碍物的任务。
换言之,X50 Ultra专为真实家居环境设计,无论是房间门槛还是杂物堆放都能从容应对。追觅官方声称,该产品已成为品牌迄今最畅销的扫地机器人。
拓竹科技旗下H2D 3D打印机
拓竹科技是3D打印领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其新款H2D打印机堪称品牌迄今配置最完善的机型。
该设备的双喷嘴系统可实现薄至0.2毫米的打印精度,材料在挤出前会经过15个精密传感器检测,挤出时加热温度达350摄氏度,打印速度高达每秒600毫米。
该设备还配备AI视觉追踪系统,实时监测打印过程以避免失误。搭配可选配的激光雕刻模块与绘图笔,H2D俨然成为全功能制造终端。
Olto电动自行车
面对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轻出行市场,Olto以流线型设计巧妙融合电动助力车、电单车和滑板车三者优势。这款重176磅(含可更换电池)、双人座驾的微型车不仅符合自行车道行驶标准,更无需驾照、注册或保险手续。
其续航达40英里,支持最高33英里时速。 Infinite Machine联合创始人约瑟夫·科恩坦言:“要让人们摆脱汽车依赖,必须提供优质替代方案。”
Cognixion Axon-R:无声者的语音桥梁
这款非侵入式头戴设备为因脑外伤、中风、渐冻症等神经疾病失语的人群重建沟通能力。通过捕捉眼动、头部动作及脑电信号,Axon-R可识别字母、单词及指令,并构建个性化AI辅助模型预测用户意图。设备扬声器能以使用者原有音色合成语音。
今年3月,该设备已启动针对晚期渐冻症患者的临床试验,目前正通过脑机接口领军企业Blackrock Neurotech向全球十余个主要医疗系统推广。
NeuroVigil iBrain:便携式AI脑功能监测仪
曾作为霍金研究设备的iBrain于2024年在美国四州获批投入研究使用。这款家用无线脑电图设备通过AI解析脑电生物标记,可在症状出现前对呼吸暂停、帕金森、脑肿瘤及药物副作用等进行预警。
该公司曾获得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5亿元)B轮融资,估值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9亿元)。创始人菲利普·洛博士受父亲疾病启发投身预防神经科学,他认为:“通过精准AI算法,无需侵入大脑即可诊断脑部问题。”
松鼠AI智能适应学习系统:个性化AI教案专家
基于其独创的“大型自适应模型”,松鼠AI平台融合教育场景专用算法,并经过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师生联合训练验证。该企业已为逾2400万中国学生提供AI辅导(部分场景已完全替代线下课程)。与校企合作模式不同,松鼠AI自主运营学习中心,通过AI为每位学生定制教案与测试。
松鼠AI现正进军美国市场,去年美国约40万个教师岗位空缺的现状,或将成为其发展契机。
本文综合自深圳新闻网、网易新闻•网易号等
来源:小旭科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