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B200机柜一落地,72只1.6T光模块直接排排坐,数量比上一代翻了四倍,活脱脱把光模块从“小透明”抬成“新矿脉”。
凌晨一点,朋友圈还在刷“英伟达又缺货”,屏幕那头的程序员吐槽:抢卡不如抢光模块。
这话听着像段子,却是今年算力圈最扎心的实话。
GB200机柜一落地,72只1.6T光模块直接排排坐,数量比上一代翻了四倍,活脱脱把光模块从“小透明”抬成“新矿脉”。
有人算过账,一台GB200机柜的光模块成本,顶得上一辆高配Model Y。
更离谱的是,英伟达认证名单里,中际旭创的1.6T已经提前锁位,2024年出货指引从80万只一路调到200万只,翻倍的数字像打怪升级,一路蹦着高往上窜。
供应链的老哥私下嘀咕:产线排班表已经拍到年底,夜班灯火通明,连保安都多了三倍。
大洋另一边,泰国罗勇工业区的热风吹得人心痒。
中际旭创二期厂房去年11月刚点火,月产能50万只,直接把全球三成高端产能揽进怀里。
同一园区内,新易盛的招牌也 freshly 挂起,口号低调:目标吃掉北美云厂六成订单。
关税这把刀悬在头顶,东南亚成了现成的避风塘,老板们连夜把产线搬上船,连机器螺丝都带着海水的咸味。
更微妙的是硅光技术悄悄撕开口子。
新易盛展台里,800G DR8模块比传统方案便宜两成,别小看这20%,在云厂商压价杀红眼的当下,等于直接送上一张“不降价也赚钱”的护身符。
行业老炮儿眯着眼说:硅光渗透率从15%飙到35%,头部厂的毛利护城河又深一尺,价格战?
先让二线厂哭去吧。
短期看,业绩像火箭点火。
微软Azure扩建AI云,新易盛800G订单Q4环比涨四成;亚马逊AWS资本开支涨一半,光模块预算跟着水涨船高。
中期故事更性感,OCP峰会刚放出风声,1.6T标准二季度冻结,3.2T原型已经送样,旭创、新易盛双双上桌,下一轮牌局筹码提前摆好。
长期天花板被LightCounting一把抬高到280亿美元,训练卡刚热身,推理侧又排队进场,ChatGPT企业版每多一个客户,光模块就多一份“续命水”。
二级市场里,高盛已经把目标价往上抬了一档,但卖方电话会尾声,分析师压低嗓子补了一句:EPS还有上修空间。
听懂的人默默把子弹压进枪膛,没听懂的人还在纠结估值贵不贵。
反正车间里的打胶机不会骗人,它日夜哒哒响,数的是一张张绿油油的美元。
至于散户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冲进去会不会站岗?
老编辑把话撂这儿:看订单不如看产能,看产能不如看技术。
有英伟达盖章、有泰国厂遮雨、有硅光护体,这三张牌同时握在手里,比任何PPT都硬核。
剩下的,就让时间去验证那些夜班工人汗水里的盐度,到底值不值一个涨停板。
来源:江边边快乐捉螃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