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马来西亚国防部启动41天招标,斥资约1.65亿美元(采购36门105毫米轻型牵引火炮,旨在升级远征与快速反应火炮打击能力。法国KNDS LG1 Mk III与土耳其MKE Boran成为核心竞争者,招标将于11月27日截止。
2025年10月,马来西亚国防部启动41天招标,斥资约1.65亿美元(采购36门105毫米轻型牵引火炮,旨在升级远征与快速反应火炮打击能力。法国KNDS LG1 Mk III与土耳其MKE Boran成为核心竞争者,招标将于11月27日截止。
此次采购单门火炮预算约460万美元,不仅是硬件更新,更是为适配马来西亚群岛与沿海环境——重型自行火炮后勤受限,而105毫米可以依托马来西亚的空运系统能支持丛林、两栖及空降作战,契合陆军“未来部队结构计划”中快速反应、空中机动的转型方向。这些火炮或列装已使用LG1 Mk III的第10空降旅,替换老旧奥托·梅莱拉火炮,同时统一105毫米装备标准,简化弹药后勤、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与北约盟军的互操作性。
土耳其MKE Boran
这两大产品均满足“中型直升机/运输机空运、快速部署、适配现代火控”需求,但设计理念不同:LG1侧重轻量化与简洁,Boran强调自动化与数字精准。关键技术参数对比如下:
作战层面,LG1因轻量化适配空降与两栖运输,适合马国热带复杂地形快速转移;Boran的自动化火控能自主解算目标坐标,减少误差与延迟,在卫星信号弱的环境中更具优势。陆军需权衡:LG1的“高射速”适合高强度弹幕,Boran的“精准度”更适配反炮兵与近距离支援,二者均符合“打了就跑”的现代作战需求。
法国LG1 Mk III
后勤上,36门火炮20年服役期需数十根备用身管,投标方需提交25-30年全生命周期方案(含备件、培训、本土维修)。产业层面,KNDS提供欧洲成熟后勤体系,MKE则愿提供本土组装与技术转让,若马国优先产业补偿,后者或占优。
此次选型将影响东盟防务格局,由于泰国、印尼等国同样已列装105毫米火炮,马国选择或推动区域弹药标准化;同时能强化马六甲海峡与沙巴、砂拉越的前沿防御,提升与空海军协同的“反介入”火力,助力构建C4ISR驱动的炮兵网络。
法国LG1 Mk III
招标要求产品通过热带环境测试(高湿、盐雾、泥泞),确保液压、电子设备在后勤有限的野外可靠运行,并适配现有C4ISR系统。若2026年年中签约,交付周期为24-36个月,首批炮兵连或2028年形成初始战力,乘员与技术人员培训将同步推进。
此次招标是马国炮兵发展关键节点,需平衡财政与技术需求,更关乎国防工业方向——是贴近欧洲体系,还是深化与土耳其合作。最终无论选哪款,都将为马国打造更敏捷、网络化的炮兵部队,支撑其在区域竞争中的战略自主。
来源:军迷战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