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雷雨见怪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6:35 2

摘要:双泉寺建成后,龙王殿又供塑了一尊黑脸黑身、一腿稍短的特殊神像。神像用柴木根雕刻而成,人们称他“柴拐爷”。“柴拐爷”是双泉寺名扬半个五台、半个定襄的“五龙王爷”的本土名,自从“柴拐谷”祷雨响应出了名,双泉寺以拐立意,又称为“拐山寺”。每遇天大旱,远近的百姓前来祷

双泉寺建成后,龙王殿又供塑了一尊黑脸黑身、一腿稍短的特殊神像。神像用柴木根雕刻而成,人们称他“柴拐爷”。“柴拐爷”是双泉寺名扬半个五台、半个定襄的“五龙王爷”的本土名,自从“柴拐谷”祷雨响应出了名,双泉寺以拐立意,又称为“拐山寺”。每遇天大旱,远近的百姓前来祷雨,必施甘霖。

五龙王爷

清代雍正五年(1727),山西全省大旱,五台邑侯程诵,几乎祷遍了五台的寺宇神灵,最后率官属士来到双泉寺祈祷于“柴拐爷”,盈瓶取水,随即好雨播足三晋大地。于是在双泉寺留下了百世流芳的《喜雨碑记》,农历五月二十八日的贺雨盛会流传至今。此后,双泉寺方圆五十里,黎民百姓祈雨时的仪式更为隆重,祈雨者要敲锣打鼓,吹上唢呐来双泉寺盈瓶取水,抬轿请上黑脸黑身的“柴拐爷”到旱区施雨,下轿时要给“柴拐爷”披红挂绿,鸣炮奏乐。五台县的西关村、定襄县的陈家营村来双泉寺祈雨的仪式更是别具特色,祈雨队伍头顶柳圈,赤脚踩山石往返,有肩扛大枷的,有双脚带大镣的,有臂上挂金的……扮出各种各样“囚犯”苦刑形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柴拐爷”在战乱中被请走施雨,后来失踪,下落不明。当地三角村村民杨仁义模仿原作,又雕刻了一尊“柴拐爷”圣像。这就是现在所见的“柴拐爷”圣像。

五龙王爷

汉泉寺的住持吉祥为人沉静,赋行明敏,行止端方,慈宽仁厚博览经文,孜孜不倦,可说是谨严励志之僧。寒来暑往,吉祥在双泉寺中不知度过多少寒暑。又一个盛夏酷暑的午时过后,他照例在静修室苦读经文。不觉天上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他急忙将寺院里晾晒的柴火搬回室中,霎时间,雷雨倾盆而至。雷越打越紧、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狂。天昏地暗,不掌灯已无法读经书。正在此时,风夹着雨,雨伴着雷,天地之间又一声巨雷,一团升子一样大的火团飞入静修室中。吉祥和尚在恍惚中看到这似火球而非火球、似龙而非龙、似兽而非兽之物,在室内不停地飞旋。旋转中又发出震耳欲聋的雷声,旋转的火团“怪物”猛扑向两瓮之间刚收回来的柴木根上,又连连打起雷来。吉样和尚目睹“怪物”,惊恐不已,忽然他灵机一动,在光芒闪跃中,面向柴木根双膝跪下立刻许愿:莫不是五龙王爷显灵吗?如是圣神,弟子愿请高明工匠将此柴料精雕细刻,塑您尊像,供奉在寺内龙王堂中,为黎民坐堂施雨。许愿毕,眼前火团“怪物”立即消失,雷声停止。再听窗外,风雨渐减,雷声隐约。吉祥和尚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片刻后,雷止、雨住、风停,室外遍地是水,室内亮了起来。

五龙王爷

来日,晴空万里。吉祥和尚一片诚心,请最好的工匠以此柴木根为料,雕制五龙王爷之像。不数日,一尊黑脸黑身、惟妙惟肖的五龙王爷雕像制作成功。此塑像身高不足二尺,腰围碗口一般。因为原材料的限制,雕制者无法将两腿雕刻得一样长,所以,将左腿做得短了些许。择日奉供龙王殿开光庆贺。从那时起,人们就把双泉寺的五龙双泉寺柴拐王爷称作“柴拐爷”,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今。

吉祥和尚坐化于双泉寺。乾隆年间人们在双泉寺三教殿左偏台,给他塑了一尊头戴莲花盔、面容慈善和悦而刚柔相济、别具神采的坐像。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