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韩出手!韩国经济冷热不均:三星领跑,汽车业陷关税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5:29 2

摘要:要论这场财报季的最大赢家,三星电子绝对是站在聚光灯最中央的那个。市场分析师们几乎口径一致,预测三星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能冲到9.89万亿韩元。有些胆大的券商甚至在喊,时隔多年重返10万亿韩元大关,就在这个季度了!

编辑:香瓜

最近韩国那些大企业交出来的三季度成绩单,怎么说呢,简直就像是坐在一个跷跷板的两头,一边高高飞起,另一边重重摔下。

半导体产业像是王者归来,气势如虹;而汽车产业却在美国关税的大棒下,冻得瑟瑟发抖。

要论这场财报季的最大赢家,三星电子绝对是站在聚光灯最中央的那个。市场分析师们几乎口径一致,预测三星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能冲到9.89万亿韩元。有些胆大的券商甚至在喊,时隔多年重返10万亿韩元大关,就在这个季度了!

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将韩国经济带往何方?这份卷宗,不仅揭示了韩国经济的命脉,还指向全球经济格局的一场深刻重塑。

这与其说是一份财报,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压力测试,冷酷地检验着韩国的出口企业们,在全球这盘新棋局里到底还剩几分竞争力。有分析认为,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是那些春风得意者的制胜法宝。反过来,政策的突然转向和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则成了另一些行业陷入困境的根本症结。韩国经济这种显著的“温差”,其实正是全球经济格局剧烈变动的一个缩影。

要说谁是这场派对上最耀眼的明星,那非半导体行业莫属,简直就是一出“王者归来”的大戏。三星电子的表现尤其抢眼,市场普遍预计它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能达到惊人的9.89万亿韩元。甚至有券商大胆预测,三星的这一数据时隔多年后,可能将再次叩响10万亿韩元的大关。

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无疑是半导体业务的强劲复苏。长期处于低谷的DRAM市场终于迎来了回暖。而真正点燃这把火的,是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AI)浪潮。这股浪潮成为了韩国芯片巨头们新的增长引擎,需求旺盛到不行。

就在不久前,全球AI芯片的霸主英伟达公开为三星的12层HBM3E存储芯片“盖章认证”。这一认可的分量可不轻,它不只是一次技术上的胜利,更被看作是三星拿到了一张通往未来AI世界的关键门票。行业的战火,已经迅速蔓延到了下一代HBM4技术的争夺上。

KB证券的研究员金东元对此相当乐观,他预测三星将迎来一个长达九年的业绩上升周期,这是前所未有的。他认为,到2026年,随着英伟达开始推行HBM4供应链的多元化策略,三星将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当然,这场AI盛宴里,SK海力士同样是主角之一。市场估算其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高达10.83万亿韩元,同比增幅预计超过54%,达到了惊人的54.1%。正是这种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疯狂需求,给整个韩国半导体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然而,香槟的泡沫并没能覆盖所有角落。当芯片厂商们在庆祝时,汽车和家电行业却感受到了阵阵寒意。特别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因为美国挥舞的高额进口关税大棒而陷入困境。

现代汽车的财报数字就相当难看,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预期仅为2.67万亿韩元。这个数字同比暴跌了25.2%,直接创下了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纪录。韩华投资证券的研究员金成来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二季度的时候,车企们还能靠着手里的库存玩玩策略,缓冲一下冲击。

可到了第三季度,这招就不灵了。除了那些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车辆,所有从韩国进口的汽车都必须硬生生扛下全额关税。这种被动局面,直接扼杀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这股寒气也蔓延到了家电行业。LG电子的处境同样不妙,其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6000亿韩元,同比下滑了20.1%。这似乎在暗示,贸易壁垒和全球消费需求的放缓,正在对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施加压力。

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一些非贸易因素也能带来毁灭性打击。电信业就是个例子,一次突如其来的黑客事件,让三大运营商(SK电讯、KT、LGUplus)遭受重创。它们的合计营业利润预计将跌破1万亿韩元大关。其中,SK电讯的营业利润更是出现了雪崩式的下滑,暴跌91.5%,只剩下区区400亿韩元,足见这种“黑天鹅”事件的破坏力有多么巨大。

不过,即便是在逆境中,也总有那么一些企业,能靠着自身的变革杀出一条血路。它们的故事证明,当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时,向内求变成为了唯一的出路。LGDisplay(LGD)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自救者”。

在经历了漫长的亏损后,市场终于等来了LGD复苏的曙光,预计它将实现4100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如果成真,这将是LGD四年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这背后,是一场被外界称为“壮士断腕”式的果敢变革。

大信证券的研究员朴康浩指出,LGD的复苏,归功于其管理层下定决心,果断砍掉了持续亏损的LCD业务,同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成本优化。正是这种“断臂求生”的勇气,让LGD在绝境中找到了生机,成为了内部改革成功的绝佳样本。

类似的逻辑也出现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赛道,内部表现也出现了分化。LG新能源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可谓“一枝独秀”。而同赛道的三星SDI和SKOn,预计将继续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这再次说明,即便站在同一个风口上,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执行力的差异,最终也会导向截然不同的命运。

结语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份冷热不均的财报,其实是在检验韩国企业在特朗普掀起的新贸易政策下,究竟还有多少竞争力。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与商业研究所的所长张尚植对此就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在他看来,韩国未来的出路有两条。一方面,政府必须要在与美国的谈判桌上,拼尽全力争取有利的条款,来应对迫在眉睫的关税问题。这是应对外部压力的被动防守。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则必须主动出击,通过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深挖内部成本优化的潜力,来对冲风险,强化自身的韧性。

说到底,韩国的产业巨头们正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守住自己原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基本盘,又要想方设法抢占新的赛道。这不单单是几家企业的经营问题,更是对整个韩国国家产业战略的一次严峻考验。如何在这场被动的外部博弈与主动的内部革新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将直接决定谁能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显然,这场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拉锯战,还远远没有结束。每一个季度的财报数字,都在书写着韩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来源:影史奇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