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这场被誉为“全球大学生创新奥运会”的赛事,不仅吸引了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高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更在总决赛现场上演了一场“硬核科技”巅峰对决!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这场被誉为“全球大学生创新奥运会”的赛事,不仅吸引了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高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更在总决赛现场上演了一场“硬核科技”巅峰对决!
冠军花落清华!清华大学“基于类脑架构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能体生态”项目凭借前瞻性技术与强大落地潜力,一举摘得桂冠。紧随其后,浙江大学“一知智能—AI大模型互动营销服务产业引领者”项目荣获亚军。季军则由香港中文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牛津大学&莱斯特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四支队伍共同斩获,项目涵盖神经形态光学处理器、电磁屏蔽膜、酶催化技术、再生医学平台等前沿领域,堪称“未来科技风向标”!
一图带你看——
冠军项目
基于类脑架构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能体生态
清华大学
项目致力于搭建基于类脑架构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能体生态。通过自研“智人HRM”深度推理模型,聚焦医疗、机器人、气候预测等高壁垒领域,解决基础模型与垂类应用间的技术断层。
亚军项目
一知智能——AI大模型互动营销服务产业引领者
浙江大学
项目致力于通过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AI数字员工,通过基于真实对话训练的“太一”大模型,实现语音、语义、视觉与行动等核心能力提升,在会员运营、智能客服、直播带货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季军项目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国家级部门联合河南省政府主办,郑州大学与郑州市政府承办,自4月启动以来,热度持续飙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大赛首次增设“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五大国家战略赛道,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卡脖子”技术攻关,真正实现“我敢闯、我会创”!
三大亮点引爆关注:
聚焦国家战略:高教主赛道全面升级,新增五大关键领域,为有志于投身科技强国的学子提供舞台;全球视野拉满:首次在欧洲、非洲等地举办七大区域赛,实现世界百强高校全覆盖,中国创新正走向世界;成果转化落地强:产业赛道吸引2355所高校、24.8万个项目、96.3万人次参与,3104家企业发布6976个命题,真正打通“高校—产业—市场”闭环!更令人振奋的是,大赛还特别设置**“区域特色产业组”和“成果转化组”,其中仅成果转化组就有19.3万个项目、47.2万人次**参与,助力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对于正在规划高考志愿或思考未来职业方向的高中生、大学生来说,这场大赛无疑是一份“黄金指南”!无论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还是生物医学、新能源材料,这些赛道不仅代表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更是高薪、高成长性的职业蓝海!
来源:志愿课堂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