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首发经济指数报告讲了什么?专家解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14:48 1

摘要:在消费升级浪潮席卷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关键阶段的当下,一股以“首”为核、以“新”为魂的经济力量正加速崛起——它就是“首发经济”。从全球品牌的中国首秀到本土原创的全球首发,从商圈里的首店经济到文旅融合的首展热潮,首发经济不仅是城市商业活力的“晴雨表”,更是打

全国首个

首发经济指数报告

讲了什么?

商务部-复旦大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

详细解读

在消费升级浪潮席卷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关键阶段的当下,一股以“首”为核、以“新”为魂的经济力量正加速崛起——它就是“首发经济”。从全球品牌的中国首秀到本土原创的全球首发,从商圈里的首店经济到文旅融合的首展热潮,首发经济不仅是城市商业活力的“晴雨表”,更是打通供需循环、驱动产业升级、重塑经济增长格局的“新引擎”。

10月13日在成都

商务部-复旦大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

与四川师范大学首发经济研究院

联合发布了《2025首发经济指数报告》

我们来听听

商务部-复旦大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张伊娜

如何解码首发经济的澎湃动能

展望其引领未来的无限可能

01

“首发经济”为啥成为“热词”?

先说说为啥现在“首发经济”能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热词”?这绝非偶然,而是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与产业变革同频共振的必然结果。从顶层设计来看,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纳入“大力提振消费”的核心举措,2025年3月,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相继出台,全国人大会议更将其写入年度工作部署,形成“国家—部委—地方”三级推进的政策体系。从数据维度看,2023年首发经济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2025年一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6%,而报告预测2025年首发经济规模将剑指10万亿元——这组数据背后,是首发经济从“点状突破”向“全域开花”的跨越式发展,更是其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柱”的有力证明。

当然,首发经济的崛起,本质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准回应。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从“满足刚需”转向“追求体验”,对“新鲜感、品质感、稀缺性”的需求愈发强烈:年轻人为全球首店排队打卡,家庭群体因文化首展规划周末,企业为技术首秀汇聚资源—— 这种多元化需求,倒逼供给端构建“研发—发布—展示—推广—销售” 的全链条生态,让“首店”“首秀”“首展”“首映”不再是孤立的商业事件,而是带动要素聚集、消费裂变、产业协同的“枢纽节点”。最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02

中国首发经济的“标杆样本”

为了科学衡量首发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构建了涵盖“首发资源聚集度”“首发生态支撑力”“首发发展转化力”“首发影响辐射力”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指数体系。并选取7个兼具代表性与引领性的核心城区作为评估对象——它们分别是华北的北京东城区、华东的上海静安区与南京鼓楼区、华南的广州天河区、西北的西安雁塔区、西南的重庆渝中区与成都锦江区。这7个城区均位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核心区,商贸与文旅资源密集,交通网络便捷,堪称中国首发经济的“标杆样本”。而评估结果也印证了它们各自的独特优势。

01

上海静安区

首先看“综合王者”上海静安区,是当之无愧的“综合领先型”城区。它的“首发资源聚集度”与“首发生态支撑力”均斩获满分:2024年品牌首发事件达334次,亚洲首店+全球首店占比2.56%,首店空间密度6.36 家/平方公里,三项核心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政策支持、金融覆盖、媒体宣传也都是“顶配”。主流媒体月均报道44.59万篇,新媒体平台互动量超5.37千万次,真正做到“政策有力度、资源有厚度、传播有广度”。

02

成都锦江区

再看“消费引擎”成都锦江区,是典型的“消费驱动型”城区。它的“首发资源聚集度”与“首发发展转化力”均排名第二,尤其擅长将“首发资源”转化为“消费活力”:2024年品牌首发事件282次,首店空间密度3.81家/平方公里,首发活动期间周边消费影响力达26.50万人/天,客流增幅14.57%,两项数据均居全国前列。春熙路等核心商圈占全区面积36.54%,商业空间供给充足,每当有国际品牌首店开业或潮流首展落地,总能吸引市民与游客 “一站式打卡”,形成“首发活动—客流聚集—消费增长”的闭环,成为西南地区首发经济的“消费名片”。

03

广州天河区

还有“产业标杆”广州天河区,是“首发发展转化力”的满分冠军,属于“产业协同型”城区。它的核心优势在于“以首发带产业、以产业促首发”:2024年首发活动带动70家关联企业参与,活动消费贡献度3.51%,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展现出“消费拉动产业、产业反哺商业”的良性生态。比如一场智能科技产品首展,不仅吸引数十万消费者参观,还联动本地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媒体传播企业形成合作,让首发经济成为产业链协同的“粘合剂”。

此外,其他城区也各有亮点:北京东城区是“国际影响力担当”,2024年吸引15家跨国企业设立总部,国际资源优势突出;重庆渝中区是“空间利用高手”,首发活动密度5.12次/平方公里,首店空间密度5.25 家/平方公里,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首发资源的高效聚集;西安雁塔区是“新媒体达人”,2024年新媒体传播指数12.16千万次,凭借文旅IP与数字化传播,让首发活动成为“网红打卡点”;南京鼓楼区是产业发展“坚实后盾”,2024年税收贡献比例89.32%,经济带动潜力4.90%,为首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固的经济支撑。

03

为首发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报告也为首发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区域异质性发展”,东部城区可依托资源禀赋继续领跑,中西部城区可结合文旅、消费特色打造差异化路径,比如西安的“文旅+首发”、成都的“消费+ 首发”;二是“品牌能级提升”,高能级品牌、原创品牌将成为各城区争夺的核心资源,“全球首发”“亚洲首秀” 将越来越多;三是“数字化传播赋能”,政府官媒与新媒体平台的联动将成为常态,“云首发”“直播首秀” 等新模式将拉近首发活动与消费者的距离;四是 “产业协同聚集”,抓牢“研发—发布—展示—推广—销售”的链式发展,实现首发经济乘数效应与产业供应链主体创新;五是“政策引导深化”,各地将出台更精准的专项政策,从资金支持、场地供给、通关便利等维度,助力首发经济从“短期热度”变为“长期动能”。

最后,首发经济从来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关乎城市活力、产业升级、民生福祉的“共同事业”——它让城市更有吸引力,让产业更有竞争力,让生活更有新鲜感。首发经济是中央在经济发展中的新课题,紧密结合中央精神,指数报告是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范围和能级,不断完善指数体系。2026年上半年我们将逐步启动、实现城市级首发经济指数报告的发布,持续保障首发经济影响力。正如报告中所写:“首发新程今启步,诚邀携手共征途”。未来,期待更多城市加入首发经济的浪潮,更多企业投身首发创新的实践,我们共同将首发经济的“蓝图”变为“实景”,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文字|首发经济研究院

图片|锦江融媒

编辑|陈玉婷

校对|李鑫雨

责编|游敦莉

审核|张红波

锦江融媒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锦江发布*

来源:锦江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