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他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21:57 1

摘要:10月15日上午,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实验小学校长张玉明榜上有名。这份荣誉,见证了这位乡村小学校长37年如一日扎根乡村、守护孩子的教育初心。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实验小学校长张玉明上榜

张玉明校长和孩子们的合影。

孩子们的饭菜营养丰富。张旭 摄

10月15日上午,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实验小学校长张玉明榜上有名。这份荣誉,见证了这位乡村小学校长37年如一日扎根乡村、守护孩子的教育初心。

亲手打造“留守儿童之家”

每天下午4:50,放学的铃声在司徒实验小学响起。孩子们像小鸟一样扑向校门口,可有一群孩子却转身跑向校园里一个特别的角落——那是张玉明校长为他们亲手打造的“留守儿童之家”。

“我没法假装看不见。”张玉明说得很朴实。1988年,从学校毕业后,张玉明回到家乡,他教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娃,清楚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最需要什么。2021年11月,张玉明下定决心要建一个真正的“家”,给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

那年除夕,张玉明在朋友圈发了一封深情的邀约信,邀请校友们一起为“留守儿童之家”出力。没想到,回应来得特别快,有人捐空调,有人送床铺,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高邮市教体局和三垛镇政府也给予了不少支持。张玉明和老师们把几间闲置教室收拾出来,改造成宿舍、食堂和活动室。装热水器、买洗衣机、建新洗手间……每个细节都想得周到。2022年春天,“家”真的建成了,13个孩子第一批住了进来,周一至周五免费吃住。

“张校长对这些孩子就像自家孩子一样!”食堂阿姨崔付英说。这里的锅碗瓢盆全是新的,食材每天新鲜采购。张玉明还特别交代:“绝不能用中午食堂的剩菜。”

坚持“再多做一点”

学生小路和哥哥就住在这里。兄弟俩刚来时怯生生的。现在的小路经常开心地说:“我交了好多朋友,每天都很开心!”学校特意给他们安排了相邻的床铺,还有老师“一对一”辅导。两年过去,兄弟俩变得开朗活泼,还会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

每逢过节,这个“家”就特别热闹——做汤圆、包粽子、吃月饼,孩子们聚在一起,笑声不断。春节和六一,张玉明总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我就是要让他们体体面面地走在大街上!”他说。

校园里有一片特别的“百菜园”,是张玉明带着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开垦的。他常陪着孩子们在这里种菜,从播种到收获,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生活的滋味。

张玉明还特别在意孩子和父母的联系。他动员孩子们给在外打工的爸妈写信,专门准备了手机让他们视频通话,还经常邀请家长来“留守儿童之家”坐坐。

“孩子住进来后,习惯变好了,学习进步了,我们在外打工特别放心。”六年级学生王烁的父亲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毕业生秦洋在信里写道:“我永远记得司徒实验小学的‘家’,那里有我的朋友、同学,还有胜似家人的老师……”这句话,或许就是对张玉明最好的回报。

37年,张玉明成了乡村教育的“守灯人”——守着讲台,点亮孩子的梦想;守着这个“家”,温暖孩子的成长路。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放不下”的牵挂和“再多做一点”的坚持。司徒实验小学的铃声还会准时响起,“家”里的灯光还会继续亮着。

通讯员 邮宣 邮融宣 许卫华 记者 张旭

来源:看扬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