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书展的核心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KI)。目前,各种所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正利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文本、图像或音乐。然而,这一过程通常并未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在本届书展上,出版行业正在讨论如何为这些AI模型引入授
人工智能、读者流失、书籍收藏化——文学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这些趋势在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今年书展的核心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KI)。目前,各种所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正利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文本、图像或音乐。然而,这一过程通常并未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在本届书展上,出版行业正在讨论如何为这些AI模型引入授权机制,但问题仍然很多:这样的许可应如何设计?费用应是多少?作家们是否会因此将自己的创作让渡给可能与他们作品形成竞争的AI产品?“限制数字寡头的权力”德国图书贸易协会新任首席执行官彼得·克劳斯·冯·克莱夫(Peter Kraus vom Cleff)呼吁政府制定明确的监管规则,以“限制数字寡头的权力”。他说,这些科技巨头不仅在大规模“盗取内容”,还对舆论与政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欧盟和德国政府“不能被美国的压力所左右”,不应放松监管。另一个引发关注的话题是加沙战争的停火与政治立场。部分来自今年主宾国菲律宾的作家响应“为巴勒斯坦出版人联盟”(Publishers for Palestine)的号召,决定抵制书展。对此,书展发言人托斯滕·卡西米尔表示,主办方尊重作家的决定,但同时强调:“一旦出现反犹主义或仇恨言论等越界行为,将依法处理。”“青年文学”依然是主力市场德国图书市场的整体状况依旧紧张。根据图书贸易协会数据,2024年德国仅有2450万人至少购买过一本书,比前一年减少约50万人。虽然销售总额微幅增长至约99亿欧元,但这主要归因于图书价格上涨与人均购买数量的增加。因此,出版界将希望寄托在社交媒体与“青年文学”(Young Adult)领域。据统计,仅在2024年,德国读者通过#Booktok标签推荐购买的图书就超过2500万册,是上一年的两倍多。书籍成为青少年的收藏品在13至15岁群体中,图书消费在过去五年增长了32%,而16至19岁群体增长了高达77%。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书不仅是阅读对象,更是收藏艺术品:华丽的封面、浮雕质感的书壳、彩边设计,都让书籍成为社交媒体展示的一部分。对此,法兰克福书展早已作出回应。自去年起,书展为“青年文学”设立了专属展区。今年更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作家在Festhalle大厅举行签售活动。预计公众日将迎来超过2万名青少年与年轻观众。书展总经理于尔根·博斯(Juergen Boos)表示,这种趋势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化转型”。影视改编与跨界创作成新焦点今年参展的作家中,包括美国作家SenLinYu,她的处女作《Alchemised》据传以七位数的金额卖出电影版权;阿根廷作家梅赛德斯·隆(Mercedes Ron)的畅销书《Mea Culpa》也被亚马逊改编成影视作品。从影视改编、音频制作到以书为基础的游戏开发,这些“创意衍生市场”(creative side markets)正成为出版业和书展的重要增长点。今年书展特别设立了“Book-to-Screen日”,为观众准备了播客录音室与“静音有声书迪斯科”等互动体验区。本届书展共有来自92个国家的参展商,预计将有超过1000名作家与众多名人亮相,共同展示文学产业在数字化、视觉化与全球化浪潮下的多元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