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学时,最好的朋友是一起逃课间操、分享零食的人;工作后,聊得最嗨的是一起吐槽加班、拼奶茶的同事;结婚有娃后,能随时约着遛娃、互相借辅食工具的,又成了新搭档。
嗨,宝子!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时刻?翻到朋友圈里以前天天黏一起的朋友,想打个招呼却半天敲不出字;过年回家约吃饭,坐一起除了回忆当年,居然没什么新话题可聊…
其实真不是你们感情淡了,而是咱们都在跟着生活 “换挡” 呀!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咱们该怎么面对这种 “自然疏远”~
你有没有发现,咱们的朋友圈其实一直在 “更新”?
上学时,最好的朋友是一起逃课间操、分享零食的人;工作后,聊得最嗨的是一起吐槽加班、拼奶茶的同事;结婚有娃后,能随时约着遛娃、互相借辅食工具的,又成了新搭档。不是以前的朋友不重要了,而是咱们的 “生活重心” 变了 —— 他要忙着应付甲方的需求,你要盯着孩子的作业,连同步一次 “最近看的剧” 都要攒好几天时间,慢慢的,话自然就少了~
很多人会怪自己 “没维护好关系”,其实真不用!有些疏远,本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圈子不同,话难投机” 不是客套话以前你们都爱追同一部综艺,现在他沉迷钓鱼,你喜欢露营,聊起各自的爱好都像 “听天书”,总不能硬找话题尬聊吧?“时间精力” 就像蛋糕,分出去一块就少一块上班要挤地铁、下班要做饭、周末要陪家人,一天 24 小时掰成两半用都不够,哪还有力气天天跟朋友 “汇报日常”?“三观” 会跟着经历变,不是谁的错他觉得 “稳定最重要”,你想 “趁年轻多闯闯”;他觉得 “结婚要趁早”,你觉得 “先搞钱更踏实”—— 想法不一样了,不是谁对谁错,只是路选得不同啦~其实不用怕这种变化,咱们可以换种方式 “留住” 朋友~
不用 “硬维系”,有事时搭把手更实在不用天天发 “在吗”,但他说 “搬家缺人” 时,能去帮忙;你说 “孩子生病急哭” 时,他能帮你找医生联系方式,这种 “关键时候的靠谱”,比虚头巴脑的问候管用多了!偶尔 “躺平式聊天”,反而更轻松哪怕半年没说话,再聊天时不用解释 “为啥这么久没联系”,直接甩一句 “我今天吃到一家超好吃的火锅,想起以前咱们总去的那家了”,能接上话就聊,接不上也不尴尬~接受 “阶段性陪伴”,也是一种成熟就像小时候的玩具,现在不玩了,但想起时还是会笑;以前的朋友,就算不常联系,想起一起经历的开心事,心里还是暖暖的 —— 这就够啦~最后想跟你说:朋友不是 “一辈子不分开” 才叫好,而是哪怕隔了很久再见,还能笑着说 “好久不见,你没变呀”~ 你有没有那种 “就算疏远,也依然觉得很珍贵” 的朋友呀?可以在评论区聊聊呀~
来源:自由大海6v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