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20万级SUV市场的消费者终于不用再“妥协”了!传祺突然甩出王炸,正式推出向往S7 Pro+系列,起售价直接拉到15.98万元,更狠的是17.98万就能拿下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版——要知道,同级车型想沾点“智能”边,要么用着老旧的车机芯片,要么激光雷达版
15-20万级SUV市场的消费者终于不用再“妥协”了!传祺突然甩出王炸,正式推出向往S7 Pro+系列,起售价直接拉到15.98万元,更狠的是17.98万就能拿下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版——要知道,同级车型想沾点“智能”边,要么用着老旧的车机芯片,要么激光雷达版直接飙到20万以上,传祺这波操作直接让整个市场炸了锅:这是要当实至名归的“智能卷王”?
逛过车市的朋友都懂这里的痛点:想选插混SUV,要么纯电续航刚过100公里,通勤一周得充两次电;要么号称“智能”,却连基础的城区领航都没有,车机还动不动卡顿。之前传祺向往S7的Max智驾版虽有激光雷达,20万出头的价格还是让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这次的Pro+系列简直是“反向操作”:入门版就搭载高通8295P芯片,算力是老款8155芯片的4倍,还把电池升级到36.3度,纯电续航干到205公里;激光雷达版更是把英伟达Orin-X芯片、可变焦激光雷达这套“百万级配置”下放到18万内,还免费送城区NDA功能。
一边是加配,一边是降价,传祺到底藏着什么算盘?这15.98万起的“智能车”真的靠谱吗?今天咱们就拆透这款车,看看它配不配叫“同级卷王”。
1. 市场痛点:15-20万SUV的“智能焦虑”有多难破?
- 现状剖析:同级车型智能配置两极分化,低价位缺核心配置,高配置超预算
- 用户需求:调研显示80%消费者渴求“18万内有激光雷达+流畅车机”
- 竞品短板:比亚迪宋L车机芯片老旧,零跑B10品牌渠道薄弱,长安启源Q07智驾功能单一
2. Pro+系列拆解:“加配降价”的底气在哪?
- 智能座舱升级:高通8295P芯片+10年迭代承诺,27英寸HUD+微信生态上车实测
- 智驾硬核实锤:可变焦激光雷达+Orin-X芯片,城区NOA应对“鬼探头”能力测试
- 续航与安全:36.3度电池205km纯电续航,弹匣电池130万台零自燃数据解析
3. 同级横评:传祺真的“卷赢了”吗?
- 核心参数PK:对比宋L、零跑B10的芯片、智驾硬件、续航及价格
- 实际体验差:车机流畅度、智驾变道逻辑、续航真实性三方实测对比
- 购车权益对比:5年10万0息 vs 竞品补贴,三电质保政策横向分析
4. 行业观察:传祺的“卷”是噱头还是变革信号?
- 定价逻辑:通过用户调研优化配置,砍掉冗余功能实现成本控制
- 技术路径:与Momenta合作飞轮大模型,OTA迭代能力领先同级
- 市场影响:是否倒逼20万内SUV智能配置集体升级
传祺向往S7 Pro+系列的上市,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配置升级,不如说是对15-20万SUV市场“智能标准”的重新定义。它没有走“堆料却加价”的老路,反而通过精准的用户需求洞察,砍掉华而不实的配置,把8295P芯片、激光雷达、长续航电池这些核心刚需,用“加配降价”的方式送到消费者面前——这种操作,才是真正戳中痛点的“卷”。
17.98万的激光雷达版,让普通家庭花小钱就能享受到高阶智驾;15.98万的基础版,解决了日常通勤的续航焦虑与车机卡顿问题,这恰恰回应了当下消费者“既要又要”的核心诉求。对比同级竞品,它用“芯片+智驾+续航”的三重优势,打破了“低价无智能”的固有认知,更给整个行业立了新标杆:智能配置不该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应成为主流价位的标配。
当然,“卷王”地位最终要靠市场检验,后续OTA升级的兑现速度、智驾系统的实际表现,都是关键。但不可否认,传祺这步棋已经搅动了沉寂的市场,让消费者获得了更优选择。
如果你正纠结15-20万的插混SUV,这款车绝对值得列入试驾清单。觉得这篇分析有用的朋友,赶紧点赞收藏,避免错过关键信息!关注我,后续会第一时间带来实车深度测评。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传祺这波“卷操作”能成功吗?选车你最看重智能还是续航?别忘了转发给身边的购车伙伴,一起避坑选好车!
来源:二牛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