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0亿欧元索赔、42%对华交付骤降、8天闪电夺权——这不是商战片,是正在直播的“芯片主权战争”。
280亿欧元索赔、42%对华交付骤降、8天闪电夺权——这不是商战片,是正在直播的“芯片主权战争”。
荷兰把中资安世半导体“国有化”那一刻,全球汽车供应链直接掉链子:200万颗汽车芯片被按下暂停键,欧洲车企老板连夜飞中国找备胎。
一句话看懂套路
行政冻结(9月30日)→司法夺权(10月1日)→最终裁决(10月7日),三招打完,中资只剩“分红权”——就像你买了房,钥匙还在,房子却被人换锁出租。
欧盟先内讧,荷兰成“孤勇者”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第一个拍桌子:单边行动违反《资本自由流动条例》,今天抢芯片,明天是不是抢汽车?
法国更鸡贼,一边喊“去政治化”,一边悄悄评估自家半导体供应链,准备捡漏人才。
意大利干脆提议:以后谁卖欧洲核心资产,得27国集体投票,想“先斩后奏”?
没门。
中国反手三张牌,招招打七寸
1. 出口白名单:镓、锗这些“工业味精”只卖给听话的客户,ASML立刻尝到“无米之炊”,Q3对华交付砍半,上海工厂裁员300人。
2. 断供晶圆:长江存储一句“暂停发货”,安世40%的NAND产能直接黑屏,比停电还彻底。
3. 法律核弹:10月20日,闻泰把诉状递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索赔280亿欧元,相当于荷兰全年农业出口额,仲裁小组还拉来了前WTO上诉机构主席坐镇,程序正义拉满。
欧洲车企最惨,成了“人质”
功率半导体全球9%的产能瞬间失联,大众、宝马、Stellantis集体傻眼:一辆车要用上百颗功率器件,缺一颗就下不了线。
德国零部件巨头ZF内部测算,若断供持续到年底,欧洲汽车损失超百亿欧元,比疫情封控还贵。
比亚迪们却笑了,三个月完成英飞凌方案验证,国产替代率从30%飙到70%,订单转移只需一封邮件。
技术主权进入“裸奔”时代
欧盟原本想借《芯片法案》把制造拉回本土,结果先学会“抢”,没学会“养”。
IMEC——欧洲最骄傲的半导体智库——眼睁睁看着中国、美国、韩国来挖人,猎头价码开到年薪翻倍,人才外流比资本外流更快。
荷兰花卉对华出口跌27%,ASML市值蒸发180亿欧元,才回过味:芯片是硬通货,郁金香不是。
11月还有终局?
欧盟贸易部长紧急会议议程已流出:
A方案:给荷兰擦屁股,统一外资审查,27国一致对外,但德法意各怀鬼胎,通过率低于30%。
B方案:把安世事件定性为“个案”,安抚中国,换取新能源汽车关税不再加码——相当于用汽车换芯片,面子给荷兰,里子给市场。
C方案:拖字诀,把仲裁案拖三年,等中国第三代半导体量产,欧洲再谈和解,届时定价权已易手。
留给中国企业的三条活路
1. 技术备胎:把“可替代”写进商业计划书,任何一颗芯片至少两家国内供应商,别再赌“全球化永远太平”。
2. 法律铠甲:投资前先把《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第5条“公正待遇”翻译成打官司能用的英文版,被抢后72小时内完成证据公证,仲裁胜率可提升40%。
3. 股权迷宫:通过新加坡或卢森堡SPV多层持股,加一道“欧盟内部交易”防火墙,让行政冻结够不着真正的实际控制人。
结尾没有问号
荷兰这次动手,把“经济全球化”最后的遮羞布撕成碎片:芯片不是芯片,是数字时代的石油;法院不是法院,是另一种形态的战场。
280亿欧元索赔案无论输赢,都已经写下一行粗体警告——
谁把供应链当武器,就要准备好把市场当代价。
下一次枪响之前,先检查自己有没有穿防弹衣,而不是赌对手的枪里没子弹。
来源:在郊外的小径赏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