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正式揭晓,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点上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有12个学科上榜,相较去年增加2个。其中,全国非“双一流”高校中仅有18所高校拥有顶尖学科,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成功迈入中国顶尖行列。
10月15日,“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正式揭晓,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点上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有12个学科上榜,相较去年增加2个。其中,全国非“双一流”高校中仅有18所高校拥有顶尖学科,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成功迈入中国顶尖行列。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学科设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
此次排名中,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脱颖而出,稳居全国第3,位列前2%,连续六年上榜软科“中国顶尖学科”。此外,法学、应用经济学等2个学科同样表现优异,稳居全国前12%,均连续第三年上榜软科“中国一流学科”。
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网络空间安全、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音乐等学科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成功上榜。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连续6年上榜软科“中国顶尖学科”
作为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广外已经构建了外语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的76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广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群建设如火如荼。
站在时间的路口回头望,广外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经过数十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和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来,广外坚持以国家和广东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服务产业需要的贡献度。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深入实施外语学科“冲一流”攻坚行动,推动特色培育学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国别学、涉外法治、国际治理(全球治理)等交叉学科,探索开设或改造升级一批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把学科专业布局嵌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除本次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斩获佳绩外,近年来广外的身影持续闪耀于国内外各大权威榜单:入选软科中国文科实力A类大学,稳居全国前50强;连续两年上榜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最佳院校排名);语言学上榜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101-150段位,英语语言和文学上榜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51-300段位。
9月11日,根据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外环境/生态学学科新增进入全球排名前1%,是继社会科学总论和工程学学科之后,学校第三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
一次次亮眼表现的背后,是学校多年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生动实践。未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优化学科生态系统、提升学科治理效能,为学校事业勇攀高峰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文章素材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官微、软科官微、广外招办官微等
来源:广外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