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生刘小伟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05:30 1

摘要: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医生刘小伟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助人为乐善举光荣入选。这位从医30余载的基层医者,以诊室为起点,将仁心延伸至扶贫助学、爱心帮扶的广阔天地,在“全国文明城市”东莞的文明长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医生刘小伟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助人为乐善举光荣入选。这位从医30余载的基层医者,以诊室为起点,将仁心延伸至扶贫助学、爱心帮扶的广阔天地,在“全国文明城市”东莞的文明长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千万人口城市里“凡人英雄”的生动缩影。

仁心为灯:诊所里的“生命守望者”

1969年出生的刘小伟,1989年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东莞市石碣医院深耕18年,2008年开办“石碣小伟诊所”,把“医者仁心”刻进了30余年的从医岁月里。他始终坚持“能用常规药就不用高价药”的原则,问诊时的耐心细致让患者如沐春风,而生活节俭的他,对困难患者却格外“慷慨”——累计为经济窘迫的患者减免医药费超300万元,为病患免费提供的午餐晚餐惠及10万人次。

“刘医生的诊所,是我们的‘帮助站’。”石碣镇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2015年,李阿姨丈夫重病缺钱医治,刘小伟主动提出“先治疗后付费”,事后还悄悄减免了大半费用。2013年,面对一位辗转多家医院无果的白血病男孩,他创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病情,更自掏腰包捐助3万元作为后续治疗费。这份沉甸甸的担当,让当地政府专门设立“小伟诊所”公交站,成为城市里最温暖的民生地标。

大爱为桥:跨越山海的“助学使者”

出身教育世家的刘小伟,深知“教育能改变命运”的道理。这份刻在骨子里的信念,让他的公益足迹从东莞诊室延伸到了更远的山区。从2012年起,他的捐资助学版图遍布广东、西藏林芝、云南昭通、贵州铜仁等地,帮助多名困难学生圆了求学梦。

在贵州铜仁,刘小伟的身影尤为动人。2018年至2025年,这位55岁的医者5次穿越重重山峦,踏上这片土地。2025年7月,他带着2万元善款,与东莞公益助学团队历经颠簸,奔赴铜仁十多个乡镇,将助学金亲手交到17名困境学子手中。在江口县怒溪镇,一名孤儿攥着他的掌心怯生生地说:“叔叔,你就像我爸爸一样。”这句童言,成为他公益路上最珍贵的勋章。

他的善举远不止于此:为老家龙川县细坳中学捐建50万元科技馆,让山区孩子第一次摸到3D打印机;为石碣四海学校设立50万元奖教奖学金;捐赠700份《东莞时报》莞邑少年周刊,帮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助学事迹入选《道德与法治》学科《广东中考大考卷》模拟试题,他坦言:“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公益的种子。”

善心为炬:文明传递的“东莞标杆”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难的是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刘小伟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2023年7月,得知“中国好人”叶金连老奶奶家屋顶漏水,他立刻带领施工队勘察,出资10万元修缮房屋,用“好人帮好人”的温暖诠释着善意的传递。

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爱心力量汇聚成流。他参与发起的东莞“十县百村千人”助学计划,联合近20家公益机构,计划3年帮扶铜仁10县1000名困境学子,通过“经济资助+学业护航+心理赋能”的模式实现“造血式”帮扶。2025年7月,在铜仁体育馆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他与其他爱心人士一同被授予“公益助学先锋”牌匾,台下的掌声是对这份坚守的最佳认可。

从“东莞好人”到“广东好人”,再到如今荣登“中国好人榜”,刘小伟的故事正是东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这座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已培育329名“东莞好人”、41名“广东好人”,他们如点点星光汇聚成文明星河。而刘小伟用医者的仁心、助学的大爱、传递的善心证明:最动人的“好人故事”,永远书写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里,永远闪耀在推动城市向上向善的征程中。

来源:东莞日报社东莞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