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城,这片被黄河滋养的广袤土地,虽沃野千里却也面临灌溉不均、品种老化等挑战——盐碱地占耕地比例近一成,小麦单产较省内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在这片亟待科技赋能的热土上,有个身影总穿梭于田间地头,他便是运城市农业种子站站长景鹏飞。十年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多个耐盐碱小麦
运城,这片被黄河滋养的广袤土地,虽沃野千里却也面临灌溉不均、品种老化等挑战——盐碱地占耕地比例近一成,小麦单产较省内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在这片亟待科技赋能的热土上,有个身影总穿梭于田间地头,他便是运城市农业种子站站长景鹏飞。十年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多个耐盐碱小麦新品种,推动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8%;研发的节水灌溉技术让盐湖区试点农田亩均节水40%。这位被老乡们称为“土地医生”的科技工作者,正用一粒粒种子、一项项技术,在黄土地上书写着科技兴农的新答卷。
国际视野启新思 本土实践破难题
2017年,景鹏飞作为山西省唯一代表,赴德国参与中德青年农业能力建设项目。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在农业领域的探索之路,他深刻感受到德国“绿色可持续”农业理念的先进性,这与我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他以后的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国后,景鹏飞积极推动德国绿色防控技术在运城的落地生根。他借鉴先进理念,结合运城实际,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在驻村帮扶期间,这些技术为贫困村的桃杏产业带来了转机。桃杏品质提升,价格上涨,农户收入显著增加,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在黄土地上得到了生动验证。
不仅如此,景鹏飞还将“顺势而为”的理念运用到黄河滩涂杂交水稻制种实验中。运城8月少雨干燥的气候和昼夜近15℃的温差,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盐碱地水稻试验制种亩产超过300公斤,比合肥高出100公斤。同时,通过调整种植时间,实现水稻与小麦的无缝衔接,让黄河滩的土地高效产出。这一成果不仅突破了技术难题,更证明了北方盐碱地经科技赋能可实现高效利用,为山西省“特”“优”农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创新模式促推广 科技赋能惠民生
在农业科技推广的道路上,景鹏飞不断创新模式,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民。他主导建立的“一平台三受益”推广系统,打通了新品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以“晋麦110”推广为例,在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中心的支持下,他联合企业、育种家与农户形成闭环。育种专家借助平台快速转化成果,企业通过示范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影响力,农户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现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增产增收。垣曲县种粮大户叶雷雷种植该品种后,在2025年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年份,亩产仍然稳定在600公斤以上,经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这一模式让多方共赢,也让科技兴农的理念深入人心。
面对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不信任”的困境,景鹏飞总结出“田间课堂+示范户”的推广模式。夏县庙前镇杨村的郝运峰起初对玉米品种“创玉411”心存疑虑。景鹏飞带领青年团队,在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协调下,指导郝运峰打造展示示范基地,邀请专家田间授课。第一年试种时亩产量比老品种高150公斤。如今,郝运峰不仅扩大种植,还带动周边农户,成为“五良融合”(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的践行者。
景鹏飞充分发挥自己的遗传学专业背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在测土配方施肥方面,他和团队为水稻在黄河流域的种植提供气象和土壤数据,坚定了合作企业的信心,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运城面粉”凭借优良品种已打入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谈及此,景鹏飞自豪地介绍道:“新品种选育推广周期长,要历经2年自主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才能上市,推广至大规模种植也需要时间,往往超十年。在此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试验,推广时兼顾全市气候差异,规避品种缺点,加大适宜区域示范,以优质原种保障面粉品质。省、市政策支持,农技工作者坚守,让‘运城面粉’以品质赢市场。”
青年担当展风采 未来展望谱新篇
景鹏飞的事迹入选2025年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题目引导考生思考“青春应在哪里用力、如何用心”。作为被命题的“身边人”,他认为青年与乡村振兴是“双向奔赴”的关系。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活力,青年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价值。他鼓励青年要像种子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敢想、敢干、敢为,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城里娃”到“土地的儿子”,景鹏飞认为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备“三个传承”的核心素养:传承“三农”工作者“求真务实”作风;传承“真抓实干”精神;传承青年一代“创新进取”锐气。他始终相信,在一件事情上深耕、坚持、认真,就会有所成就。
展望未来,景鹏飞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将按照运城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种业阵型企业,聚焦品种创新、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力争实现山西省零的突破。在国际合作方面,他一直保持和德国农协相关领导专家、中德学员的联系,多次在国际论坛交流推介运城农业。下一步,他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专家的交流,结合运城实际,为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希望通过搭建国际合作桥梁,助力更多中国农产品和农耕文化输出海外。
“种子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粒良种,不仅关乎着农民一年的收成,更决定着国家粮食的根基是否稳固。景鹏飞深知其重要性,致力于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为“种子芯片”贡献运城智慧。他以“坚持和认真,扑下身子干工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寄语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这也是他的写照。
科学导报记者 隋萌
来源:科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