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秦制?这恐怕是中国古代史上,背的最大的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04:31 1

摘要:在很多历史大神的嘴里,中国两千年的兴衰成败,朝代更替,都能给归结到这俩字上。

#秦制##秦制为何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皇权?#

你肯定在各种文章、视频里都见过这个词儿:秦制。

在很多历史大神的嘴里,中国两千年的兴衰成败,朝代更替,都能给归结到这俩字上。

所以,“秦制”,也就成了万恶之源。

一口又大又沉的黑锅,就这么牢牢扣在了古人头上。

在他们的描述中,秦制是“极权”“专制”“束缚人性”的。

总之,一切不好的词,都能形容它。

但是,你要是问他们一句:秦制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标准?

他们立马就开始跟你打太极,云山雾罩,顾左右而言他。

骂秦制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秦制到底是个啥。

为什么呢?因为秦制到这,早已脱离了历史概念,而是他们凭空臆造的赛博标靶!

“秦制论”中最受抨击的,首先是我们古代的户籍制度。

说这玩意把老百姓锁死在土地上,把百姓当成牛马,分成三六九等。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搞“编户齐民”。

在当时就是一件革命性的事件,你可以把他当成一场古代版的“人权大解放”!

如果你了解历史,你就会知道,变法前的社会是“国人”和“野人”泾渭分明的时代!

“国人”也就是贵族,才有当兵、参政的权利。

而作为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野人”,就只能老老实实种地当耗材。

而“编户齐民”是什么?它打破了这道等级的鸿沟!

只要你入了我的户籍,你就是我的民。

国家就给你分地、分耕牛,你就能享受国家修的水利、道路,天灾了国家还来赈灾。

当然,同时你也有义务纳税、服徭役、保家卫国。

这是给了底层平民一个“国民身份认证”,同时平民还能得到土地、物料的分配。

我们对比一下他们鼓吹的古希腊、斯巴达,当时哪个不是奴隶比公民多?

并且,在古希腊、斯巴达,参军从政还只是公民特权。

甚至,斯巴达还是恐怖的军事化管理,人生下来就要被筛选,不合格直接扔了。

这些事实,那些吹捧古希腊的人,咋就选择性失明呢?

这时候,这些又不叫“束缚”了?

拿现代人的思维,去攻击两千多年前的制度,这不是耍流氓吗?

你评价两千年前的事,你难道不该回到两千年前的环境里去吗?

你以为你追求的是真理,其实这是没脑子!

“秦制论”抨击的第二点,就是中央集权。

我就问横扫地中海的罗马帝国,是不是中央集权?

现代这些西方国家,是不是中央集权?

我就纳闷了,怎么同样的制度,在西方就是“先进治理”,到了中国就成了“万恶之源”了呢?

说什么,皇帝老子独断乾纲,社会黑暗。

中国的皇权,两千年铁板一块,皇帝说一不二?

但凡,你不是在电视剧里学历史,多看点书,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汉朝,皇帝和丞相“两套班子”,丞相开府。

国家大事,是丞相先在自己小班子里开个会。

各方代表辩论议事,形成方案后,再交给皇帝批准。

皇帝,是不能随便插手外朝事务。

霍光能废皇帝,就是按照当时的“五德终始说”和“天人感应”,他皇帝失德,大臣就有权让他“下课”!

皇权、相权,相互制衡

再比如唐朝,李世民那可是天可汗。

但是,在会议上,经常被房玄龄、杜如晦这帮宰相怼得下不来台。

因为,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度”,好几个宰相一起开会,皇帝的意见经常被驳回。

那你说,这算不算古代的“民主集中制”。

宋朝,皇帝都自称“官家”。

啥意思?意思是:我不过是给国家打工的打工仔。

赵匡胤认为官家这个称呼更亲民,能拉近与士大夫的距离,还能体现天下为公的理念。

所以,宋代皇权依然是受文官集团制约的。

宋代党争激烈,但下台了最多就是贬官外放,很少砍头。

权力“和平轮替”,这是不是有点现代民主制度的特征了?

明朝,朱元璋虽然废了丞相,可后来出来个“内阁”。

内阁首辅的权力堪比宰相,皇帝的圣旨,内阁觉得不行,可以直接打回去,这叫“封驳权”。

东林党、阉党,都是有组织、有纲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原始政党”。

直到清朝,雍正搞出了军机处。

课本里讲了,在这个时候,封建君主专制才达到了顶峰。

所以,哪来的什么一成不变的“秦制”?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制度更是一直在演变、在调整。

说到这儿,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就明白了。

那些人,言必称“秦制”,根本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解构我们的历史,否定我们的文明。

他们的逻辑链条是先把中国历史描绘成一片黑暗,说你两千年“秦制”枷锁,毫无进步。

然后,强调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就充满了“民主、自由”的基因。

最后,得出结论,打上思想钢印:中国从根上就烂了,必须全盘否定,全面接受西方那套。

这不叫研究历史,这才叫“历史虚无主义”!

事实上,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这篇文章就指出,制度是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的,不是圣人凭空想出来的。

封建制被郡县制取代,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它更适应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所以说,我们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历史,不能刻舟求剑。

而那些秦制论者,最缺的就是唯物主义史观。

他们假装看不见变法激发民力,让底层能靠军功翻身;看不见科举制让寒门贵子有了上升通道;看不见我们的历史一直在探索君权、相权、民权之间的平衡。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觉得,咱们的祖先一事无成,咱们的文化一无是处,从而砍断我们的精神图腾。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不能成为攻击一个民族的武器。

咱们的制度有好有坏,有精华有糟粕,这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

但是,绝对轮不到一些数典忘祖、拾人牙慧的“历史杠精”来给我们扣屎盆子!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得了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