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见过经销商蹲在便利店仓库门口抽烟的样子?老王就是这样,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烟蒂在地上摁灭了三个,纸上“承诺书”三个字还沾着汗渍——距离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刚满5天,他就收到了这份被私下叫做“封杀令”的通知:要么签字承诺不代理宗馥莉的新品牌“娃小宗”,要
你有没有见过经销商蹲在便利店仓库门口抽烟的样子?老王就是这样,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烟蒂在地上摁灭了三个,纸上“承诺书”三个字还沾着汗渍——距离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刚满5天,他就收到了这份被私下叫做“封杀令”的通知:要么签字承诺不代理宗馥莉的新品牌“娃小宗”,要么立刻失去手里娃哈哈的经销资格,没有第三个选项。“公司催得急,说这周必须交,电话里语气硬得像块石头,连问句‘能不能缓几天’都不让”,老王揉了揉脸,仓库里还堆着刚到的AD钙奶,这些年靠娃哈哈的货,他供两个孩子读完大学,现在突然要选,“就像有人问你,是要左手的饭碗,还是右手的未知数”。
全国180多万家娃哈哈经销商,大多和老王一样犯难。娃哈哈这三个字,早不是简单的品牌,是小区便利店货架上永远不愁卖的营养快线,是乡镇小卖部里家长给孩子买的AD钙奶,是每年稳定能拿到手的利润——谁也舍不得丢。可宗馥莉的“娃小宗”又像块勾人的糖,有经销商私下说,招商时提过“进货价能低两个点,返利还多”,就像常去的早餐店旁开了家新摊,老板说“多给你五个点利润”,你明知老包子好吃,也忍不住想凑过去看看。“我们做买卖的,不看谁的牌子新,就看哪个能落袋为安”,老王这话,在经销商微信群里被反复刷屏,可问题是,“娃小宗”连全面铺货都没开始,谁也不敢赌。
宗馥莉走得看似突然,其实早有疙瘩,最绕不开的就是“娃哈哈”商标。很少有人知道,娃哈哈集团的股权里,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国资背景)占了46%,宗馥莉自己持29.4%,职工持股会占24.6%——这意味着,哪怕她手里握着近三成股份,想用“娃哈哈”商标,也得全体股东点头。之前她想把商标转到自己控股的公司,没成,“就像你是家里一份子,却碰不到最值钱的传家宝,想拿来用用,还得看别人脸色”,有熟悉娃哈哈内部的人这么说。商标拿不到,宗馥莉早留了后手,今年2月到5月,她旗下的宏胜饮料集团一口气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相关商标,明眼人都懂,这是“自己造个新招牌”。
可“单飞”的路刚铺,就出了岔子。就在她辞职前后,宏胜集团的严学峰——跟着她多年的生产中心总监,还是公司监事,突然被纪检委立案调查。有内部员工偷偷说,“那天看见他抱着纸箱出办公室,脸色白得吓人,工位上的名牌都拆了,现在职务写的是‘待定’”。大将出事,“娃小宗”的筹备节奏一下乱了,经销商更没底,“连个靠谱的负责人都悬着,我们敢拿货吗?”
更乱的还在后面。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紧跟着就搞了个“娃小智”品牌,招商传单都发到了经销商手里。老王手里就有一张,“娃小宗”说主打无糖茶,“娃小智”却写着“主打AD钙奶,避开巨头竞争”,俩牌子都带“娃”字,“就像老字号店里,老师傅的女儿和弟弟各开一家,都喊自己是正宗的,顾客站在门口都犯迷糊”。宗泽后也没藏着意见,公开说宗馥莉“对中国文化理解不够,德艺没修到位,扛不起事”,这话听着像长辈训小辈,实则是家族里的分歧摆到了明面上。
家里闹得凶,娃哈哈的业绩也在往下掉。《经济观察报》统计,今年1到9月,销售额279亿元,比去年少了10亿,跌幅3.46%;有经销商透底,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直接跌了20%,“以前AD钙奶一箱能赚五块,现在销量少了,利润薄得像层纸”。其实宗馥莉在娃哈哈时,也想改一改,清退年销低于300万的经销商,还提高了业绩指标,“说是要让渠道更有效率,可我们这些老经销商,跟着娃哈哈二三十年,说清退就清退,心里能舒服吗?”老王身边,有个合作20年的经销商直接说,“99%的人不会选娃小宗,谁也不想拿饭碗赌”。
麻烦还没停。2025年7月,三个自称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在香港和杭州告了宗馥莉,要分遗产。更棘手的是,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冻了她约18亿美元的资产。“本来她还说,代理娃小宗能给进货补贴,现在钱被冻住,补贴的事也没下文了”,老王叹了口气,这就像“你想开店,启动资金却被锁在银行,再着急也没用”。
快消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品牌至少要18个月才能铺好渠道、让消费者记住,现在让经销商丢了成熟的娃哈哈,去陪“娃小宗”熬这18个月,谁也没底。更有意思的是,“娃小宗”和“娃小智”还在暗地里抢经销商,“娃小智”的招商员直接说“别去碰无糖茶,巨头太多,我们做AD钙奶更稳”,明摆着避开竞争。
这场景,老经销商都眼熟——当年王老吉和加多宝,为了商标和渠道打得不可开交,最后俩家都伤了元气,其他凉茶品牌趁机抢了市场。“现在娃哈哈自己闹分裂,会不会也这样?”老王总琢磨这事,“本来快消市场就挤,AD钙奶有蒙牛、伊利盯着,无糖茶有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再自己拆台,不是给别人送机会吗?”
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了年销300亿的目标,这差不多是现在娃哈哈一年销售额的八成。可看着眼前的局面,太难了——要扛住娃哈哈的渠道封杀,要跟“娃小智”抢资源,要应对市场竞争,还得解决遗产官司的资金问题。老王至今没签那份承诺书,仓库里的AD钙奶还在卖,只是每次有人问“有没有新饮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答。
其实这场纷争从来不是大企业的家务事。你下次去便利店,要是看见货架上摆着好几个带“娃”字的饮料,不妨想想,那背后是像老王这样的经销商,攥着承诺书犯难的手;是宗馥莉想闯新路却被一堆麻烦缠住的困境;是一个老字号品牌在传承里遇到的坎。商业里的“二选一”从来不是选个牌子,是选生计,选未来,只是现在谁也不知道,最后能选对的人有多少。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