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迎来大模型最强暴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6 10:00 1

摘要:但是,这个产品背后的建设思路,值得我们探讨,它关乎AI时代软件行业的重构方式。

最近有件事,很多人没注意

但懂行的人已经感觉“大地震”要来了——

未来软件行业的游戏规则可能就深藏其中~

那就是↓

10月6日,OpenAI发布了Apps SDK!

这时候,

肯定有大聪明跳出来说了↓

确实!

ChatGPT发布某个产品,和我们关系不大。

但是,这个产品背后的建设思路,值得我们探讨,它关乎AI时代软件行业的重构方式。

所以,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

不是一个产品(ChatGPT 的Apps SDK)

而是一种玩法(Apps SDK平台建设思路)

这个Apps SDK平台建设思路↓

将会波及每一家软件公司,这些公司都将无一例外受到影响

以传统软件厂商为代表的:用友、金蝶等

以平台为代表的:飞书、钉钉等

甚至会影响企业用户未来5年数字化建设思路

以定制化用户为代表的:中大型企业用户、行业用户

以SaaS用户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初创团队

我们今天就彻底地把这件事聊清楚。

(一)这个Apps SDK到底是啥?

❶OpenAI想通过Apps SDK实现的野心是↓

对于用户来说,所有软件的入口只剩一个:ChatGPT 的对话框。

Apps SDK这种模式,意味着未来所有的应用——

不只是消费级的搜索、订票、打车、作图、日程

还包括严肃的企业级应用比如ERP、OA、HR、CRM等

都可能变成了后台可以随时被AI调用的插件

过去,用户要完成一个任务,得在不同系统间来回切换:

查报表要进 ERP、批审批要进 OA、招人要用 HR、联系客户要开 CRM…

而现在,只需要在 ChatGPT 中发出一句话指令:

“查一下本月的销售毛利”
“给新员工办理入职”
“批准小王的请假申请”

GPT会在后台调用多种App去完成同一个工作任务

当然,不只是对话,ChatGPT还可以在对话中呈现可交互界面(图表、应用面板),让用户在一个聊天流里完成更多动作。

Apps SDK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在于——

它能让ChatGPT成为一个超级软件大入口

有人说,它要干掉的是苹果商店、安卓商店

干掉了软件厂商的软件入口控制权

甚至,这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

谁占据入口,谁就是AI世界里的掌控者!

❷目前,Apps SDK进展到哪一步了?怎么赚钱?

Apps SDK目前尚处于预览阶段

今年稍晚时候开放正式提交和审核通道

同时Apps SDK已经开源(开发接口/示例/规范部分开源,未来会开放完整的App提交&运行机制)

开发者都可以用SDK来构建和测试,让自己的应用成为GPT能够调用的「能力模块」,接受全球数亿用户的直接无感调用

(二)回到国内,有啥启发?Apps SDK平台建设思路

直接参与GPT游戏规则,用他们的Apps SDK平台,不太现实

我们能借鉴的是:Apps SDK建设模式!

下面聊聊对软件厂商和用户的深远影响吧——

对传统企业用户

尤其是政府、金融、医院、制造、能源这类「老系统重度用户」Apps SDK平台思路,能否能在企业落地?

可以预见,未来 3~5 年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核心矛盾:

不是AI完全替代老系统老软件,而是老系统能否和AI融合。

必须让系统能被AI调用
必须让数据能被AI理解
必须让流程能被AI自动决策

企业过去20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企业系统是割裂的,比如

医院有 HIS / LIS / PACS / EMR,每个系统都有独立入口和界面
制造企业有 ERP / MES / PLM / WMS,流程分散在各自软件里

要完成一项任务,用户必须登录某个软件,知道怎么操作,才能完成

这种模式的问题是:

❌用户体验极差(每个系统界面不同,学习成本高)

❌系统之间割裂(数据孤岛、流程断点)

❌改造代价高(只要业务流程一变,就得找厂商二开)

Apps SDK逻辑↓

用户不需要知道用哪个系统,只需要说出想完成的什么任务。

比如:医院医生不再进入 HIS → 检索 → 开医嘱,而是说:“给 305 病房的李明安排明早 8 点的复查”

背后,AI 平台会自动去调用 HIS、LIS等多个系统的 API,把流程拼装起来,完成任务。
Apps SDK改变的是↓

✅入口从软件登录界面变成自然语言接口

✅用户从操作员变成任务发起人

企业内部自建一个类似Apps SDK私有化平台

成为一种可行思路!

Apps SDK的作用不是替代老系统

而是重构老应用老软件的存在方式

让AI才能真正进入核心生产流程!

企业如何自建一个类似Apps SDK私有化平台?

至少要完成三项基础工程:

把原有封闭系统或定制化软件拆了,把具体功能,变成一个个能被AI调用的能力节点

怎么拆呢?比如:

MES 拆成「产线状态」「工单派发」「质量检测」等能力接口
ERP 拆成「库存查询」「采购下单」「财务结算」等能力接口

如果老系统还是封闭的“黑盒子”,AI 平台根本无法调用,也就无法融入工作流。


✅必须做数据治理,让企业数据「能被AI理解」

AI平台要理解任务,就必须理解数据

之前数据治理,对于企业来说是可选项,AI时代就是必选项。

这要求企业的数据逐步变成统一定义的语义化数据

比如↓

工厂数据:设备状态、工单结构、BOM、库存数据能被上下文理解

✅必须让流程「能被AI自动决策」,要设计智能编排与工作流引擎

过去:人驱动流程

未来,AI驱动流程

人发出意图 → AI 调用系统自动完成大部分步骤 → 人只做确认/审批支持自然语言 → 多系统调用的编排能够把 ERP + MES + CRM 等组合成自动化流程

✅企业高级玩法:双层Apps SDK架构

除了自建平台外,从外部接入也是一种方式

内层(私有 Apps SDK 平台)

部署在企业内网
调度所有内部系统(ERP、MES、HIS 等)
管理私有数据、权限、安全策略
承载核心流程(财务、工艺、诊断、调度)
适合核心生产、敏感数据、关键流程自动化

外层(公有 Apps SDK / LLM 平台)

直接接入 OpenAI等公有平台
调用外部大模型的通用智能(自然语言、代码生成、知识问答)
接入生态级服务(市场数据、外部API、公共大模型能力)
适合外围智能场景(办公协作、知识问答、文档分析)

举个例子:

需求1:根据排班规则自动生成下周值班表

这时候,内网 Apps SDK平台调用EMR + HR接口

需求2:翻译200页的石油论文并提炼要点

这时候,外部 Apps SDK 调用deepseek等

对传统软件企业

像用友、金蝶

这类「ERP、财务、OA...」提供商

Apps SDK平台模式的影响?

❶先思考,未来客户会怎么用软件呢?

小企业,倾向公有Apps SDK平台下单

像现在公有云、SaaS之类方式

客户在类似ChatGPT Apps SDK企业版里,一站式完成采购,审批、财务、招聘...

背后可能调用了 4 家不同软件公司的 API

客户甚至不再知道或在意调用的是谁家的功能

这意味着:

客户开始向平台集中,而不是向单个软件厂商集中

✅中大型企业,可采用「双层Apps SDK架构」

自建+公有方式,满足对软件的所有需求。

前面详细讲了。

❷对传统软件厂商,Apps SDK模式意味着什么?

软件产品形态正在模块化、API化,软件厂商从整车商,变成零件提供商

传统软件是全家桶:登录后,菜单、表单、流程一应俱全。

Apps SDK 模式下,产品会被切片成一系列可被模型调用的能力节点

例如:

查库存:一个 API
审批采购:一个 action
生成报表:一个函数
核算工资:一个异步任务

Apps SDK结果就是:

软件不再是主角,而是后台的一个零件。

未来,软件厂商不一定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但如果你做得足够好,你可以被“集成”到数以百万计的 AI 工作流里。

同时,传统厂商的威胁是——

当竞争对手的 API 更便宜、更快、更好用时,客户甚至可能不会续费整套系统,而只买某些“功能模块”服务,比如用更便宜的薪酬计算 API,而不是整套 HR 系统。

客户入口,不再掌握在传统软件厂商手里,客户黏性变弱

过去,ERP、OA、HR 这些系统靠的是入口锁定。

每个厂商登录界面不同,这就给了软件公司一个平台权力——用户不得不用厂商的这套 UI和逻辑。

如果客户采用Apps SDK平台后,入口开始「平台化」,入口已经不属于传统厂商了。

Apps SDK模式下,客户关系发生改变

现在的客户关系:「客户—软件厂商」直接绑定

Apps SDK模式:「客户—AI分发平台—软件厂商」三层结构

这意味着:

用户可能记得是用AI查的库存,而不记得是用你家 ERP 查的库存。

对平台公司

像飞书、钉钉、企微这类

Apps SDK平台模式的影响?

飞书/钉钉/企微今天的核心优势,是企业办公的入口地位。

Apps SDK出来后,入口逻辑变了:

类似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平台,不需要打开飞书,也不需要进入钉钉,直接在对话里调用其他API能力。

即使要访问钉钉和飞书,SDK大模型平台会成为调度中心,而飞书钉钉变成了一个被 AI 平台编排的后端服务。

意味着,超级入口权正在上移到大模型平台。

如果从平台,变成任务节点,我想飞书和钉钉们肯定是不甘心的。

所以,飞书和钉钉,也必须走一条类似Apps SDK之路。

如果仍停留在今天的形态,会逐步被大模型平台吞噬。

所幸的是,这几家大模型实力也不是吃闲饭的,过去一年他们也在持续进化,与OpenAI的思路可谓不谋而合…

他们卷起AI来,比传统软件公司猛多了。


好了,就扯这么多吧。

总之,软件世界的秩序正在重塑,这可能是来自大模型的最强冲击。

躺是没有出路的,支棱起来,干吧!

来源:特大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