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挺有意思,科技圈和潮玩圈的大佬这么一碰,反倒把泡泡玛特、卡游那堆“朋友圈”的门道给带了出来。之前总有人念叨“LABUBU是泡沫”,结果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一出来,营收和利润都涨得挺猛,直接把质疑声压下去了。
2025年10月13号,苹果CEO库克来上海,没先去考察手机供应链,反倒扎进了THEMONSTERS十周年巡展。
现场他收了个定制版LABUBU,泡泡玛特直接在微信官号“泡泡范儿”喊:“库克中国行首站,给LABUBU过生日”。
这事儿挺有意思,科技圈和潮玩圈的大佬这么一碰,反倒把泡泡玛特、卡游那堆“朋友圈”的门道给带了出来。
之前总有人念叨“LABUBU是泡沫”,结果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一出来,营收和利润都涨得挺猛,直接把质疑声压下去了。
创始人王宁更“凡尔赛”,在业绩会上说“今年冲200亿收入不难,感觉300亿也轻松”。
另一边卡游也不含糊,递招股书的时候亮出近70%的毛利率,我当时还愣了下,原来“卖卡”能这么赚钱,后来看数据才知道,截至2024年底,卡游凑了70个IP做矩阵,里头就1个是自己的,靠授权IP居然撑住了营收,这本事确实不一般。
本来想,光业绩好也未必有人愿意跟你玩,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今年上半年,至少20家上市公司被投资者问“跟泡泡玛特或卡游合作没”。
有的说没合作但想试试,有的拿“签了保密协议”挡话,还有的直接承认长期合作,消息一出来,股价还跟着晃了晃。
这说明潮玩这赛道是真热了,大家都想凑过来分杯羹,“泡泡玛特们”的朋友圈,不知不觉就有了扩容的苗头。
泡泡玛特的“朋友圈”有多能扩?供应商从85家涨到1万多家
要说这朋友圈扩得有多快,看泡泡玛特的供应商数量就知道了,2022年才85家,到2024年直接飙到13192家,这速度跟坐火箭似的。
里头还不乏硬角色,7家过了国际玩具协会认证,25家有迪士尼资质,深圳丹尼玩具更是被反复提起。
后来听说泡泡玛特还投了这家丹尼玩具,现在人家二期扩产要砸5亿,计划年产1000万件塑胶玩具、200万件毛绒玩具,2021年到2024年,年产值从1.49亿涨到18.64亿,三年翻了10倍,不得不说,抱上潮玩龙头的大腿,增速是真能提上来。
IP这块也没闲着,之前大家总盯着LABUBU、CRYBABY这些艺术家IP,后来发现人家早跟成熟IP玩起了合作。
今年上半年跟光线传媒《哪吒2》合作,授权IP收入一下子就上去了,6月跟中文在线的《罗小黑战记》搭上线,9月迪士尼“达菲故事书系列”盲盒一上架就被抢空,连游戏IP也没放过,日本卡普空的《怪物猎人》、网易的《蛋仔派对》、腾讯的《三角洲行动》都有合作。
这么搞确实聪明,能降低对单一IP的依赖,不然哪天一个IP凉了,整个盘子都得慌,朋友圈大了,分工也得拎清楚。
不像有的行业乱糟糟,潮玩圈里IP的活儿基本放北京、上海、香港,比如卡游的上海总部就管产品研发和IP运营,靠一线城市的创意人才撑着,制造的事儿则扔给珠三角、长三角和江西,珠三角造玩具熟门熟路,长三角搞包装印刷是强项,江西那边成本也合适。
就说绍兴的京华激光,给卡游做激光全息防伪材料,去年文创业务涨得飞快,今年上半年还在涨,苏州的苏大维格更直接,2024年从卡游那拿了近8000万订单,占了全年销售额的4%,这就是区域分工的好处,各干各的强项,效率还高。
潮玩“朋友圈”的烦恼:赚大钱的是IP,供应链只能喝汤
但话说回来,这朋友圈里也不是人人都能赚大钱。
IP端的毛利率能到60%以上,泡泡玛特、卡游就靠这个躺着赚,授权方也不差,比如上海新创华代理“奥特曼”“名侦探柯南”,一年营收能超亿,“奥特曼”一个IP就占了一半以上,卡游2024年光给IP版权方的费用就花了7.68亿,给孩之宝买《小马宝莉》《变形金刚》IP的钱也涨到5.4亿,这些钱全流到IP端了。
可供应链企业就没这么滋润了。
苏大维格跟卡游相关的微纳光学业务,2024年毛利率才不到20%,京华激光的激光全息防伪纸业务,毛利率也就20多,代工工厂更惨,也就10%左右的利润。
就是头部吃大块肉,供应链只能喝点汤,这差距可不是一般大,更麻烦的是,有些企业想转型还转不动。
苏大维格连续4年亏损,之前并购公司切入反光材料领域,结果还是亏,今年9月又说要收购半导体设备公司,本来想换条路走,但看这情况,怕是没那么容易。
而且链主还在下场抢生意,卡游自己在浙江、东莞建了6个生产基地,还有3个在修,泡泡玛特虽然没自建工厂,但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王宁他们总往东莞跑,又是找新合作方,又是升级供应链,还计划在全球建六大生产基地。
这么一来,现有的供应商就得慌了,万一哪天被替换了,日子该怎么过,当然也不是没机会。
卡游最近高调进了美国市场,美国可是集换式卡牌的大市场,2024年规模超30亿美元,要是能站稳脚跟,供应链企业跟着做出口也能有新活干,泡泡玛特也在往东南亚、欧洲跑。
品类上也在扩,泡泡玛特开始做珠宝、服饰,今年还出了首个IP联名珠宝系列,卡游的文具业务2024年占了营收的25%,不再只靠卡牌。
要是供应链企业能抓住这些机会,专做高端工艺,比如学日系卡搞复杂工序,别总盯着低毛利的活儿,说不定能走出新路子。
总的来说,库克给LABUBU过生日这事儿,就像个引子,把潮玩圈的朋友圈给扒了出来。
现在这朋友圈又大又分工明确,还跟链主绑得紧,确实拉动不少企业赚了快钱,但价值分化、转型难、链主竞争这些问题也摆在哪儿。
想长期做下去,光靠蹭潮玩的红利肯定不行,得自己有造血能力,比如供应链企业搞高端工艺,IP合作方做独家内容。
毕竟潮玩经济要想走得远,不能只靠泡泡玛特、卡游两家撑着,得整个朋友圈一起使劲,把产业链做成熟了才行。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