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糖苷因代谢稳定性优于O-和N-糖苷使其在药物开发中备受关注。然而,直接高效合成无保护碳-糖苷仍具挑战,尤其是热力学稳定性较低的呋喃型碳-糖苷。近日,南开大学何刚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开-关”策略,实现了从天然无保护醛糖直接合成1,2-顺式
碳-糖苷因代谢稳定性优于O-和N-糖苷使其在药物开发中备受关注。然而,直接高效合成无保护碳-糖苷仍具挑战,尤其是热力学稳定性较低的呋喃型碳-糖苷。近日,南开大学何刚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开-关”策略,实现了从天然无保护醛糖直接合成1,2-顺式烯基呋喃碳-糖苷。该方法具有以下亮点:(1)直接使用无保护醛糖,无需保护和脱保护操作;(2)底物适用范围广,兼容多种无保护醛糖与烯基硼酸;(3)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α/β最高 >20:1),可克级放大;(4)经烯基糖苷的下游转化可快速获取具有挑战性的1,2-顺式烷基呋喃碳-糖苷。该工作为合成无保护呋喃型碳-糖苷及开发碳-糖苷类药物与功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界生物体内“分子机器”的精准合成,为化学家开发新型合成策略提供了关键灵感。受酶促碳-核苷生物合成启发(图1a),何刚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开-关”策略,具体而言:以吗啉模拟碳-糖苷合酶中赖氨酸残基的角色,与醛糖形成线性亚胺中间体,随后与烯基硼酸发生Petasis反应,高选择性生成1,2-反式线性多羟基胺;紧接着,利用高亲电性二氟卡宾选择性激活C–N键,促进分子内SN2取代,由C4羟基进攻异头碳,通过“开环-关环”过程高效构建1,2-顺式呋喃碳-糖苷(图1b)。
图1. 背景介绍与反应设计
该方法展现出优异的底物普适性。多种芳基或杂芳基乙烯基硼酸、直链、环状和多烷基取代的烯基硼酸,以及炔基硼试剂和芳基硼酸均可兼容,以良好的产率和良好至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图2a)。此外,该方法也适用于雌酮等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糖基化(图2b),并对多种天然单糖和二糖同样表现出广泛兼容性(图2c)。
该策略还具有良好的合成应用潜力(图2d),包括“一锅法”、克级实验以及呋喃碳-糖苷的衍生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该研究团队开发的仿生“开-关”策略,从商业可得的L-木糖出发,只需3步即可克级制备热致液晶材料(图2e)。传统路线需从D-葡萄糖经9步操作且涉及锂试剂和低温等严苛条件,作者的方案提供了一条更高效获取该类结构的途径。
图2. 底物范围与合成应用
控制实验(图3a)为反应机理提供了关键证据:1)D2O的使用显示主产物未被氘代,副产物(44-D)源自中间体水解;2)二氟卡宾捕获实验显著抑制环化,分离产物49证明了二氟卡宾的参与。基于以上结果和先前的报道,作者提出了可能的机理:1)开环与C–C键形成:吗啉与醛糖生成亚胺中间体,经TS-I实现乙烯基迁移;2)C–N键活化:二氟卡宾与吗啉单元依次形成叶立德Int-II与季铵盐Int-III,活化烯丙基C–N键;3)SN2关环:C4羟基进行分子内SN2环化,得到异头碳构型翻转的1,2-顺式呋喃碳-糖苷产物(图3b)。
图3. 机理研究
综上,南开大学何刚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开-关”策略,可直接从无保护醛糖高效合成1,2-顺式烯基呋喃碳-糖苷。该策略的核心过程:1) “开”:通过吗啉充当C-糖苷合酶中赖氨酸残基的角色介导醛糖开环,并与烯基硼酸经Petasis反应构建C–C键;2) “关”:利用二氟卡宾活化C–N键,触发分子内SN2脱胺环化,最终高效构建1,2-顺式烯基呋喃碳-糖苷。
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南开大学何刚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南开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孙东阳为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窦雪瑞也对该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A Biomimetic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1,2-cis C-Vinyl Furanosides from Unprotected Aldoses
Dongyang Sun, Xuerui Dou, Fen Wang, Jiawei Wu, Wenbo Wang and Gang He*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4877
何刚教授简介
何刚,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0-2014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职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任特聘研究员,2021年获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有机化学,主要聚焦于绿色高效构筑碳-糖苷骨架的方法学研究。已在Nat. Chem.、Nature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
来源:X一MOL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