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樱花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柳新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披露了其领衔的团队近期对我国西部野生樱花(樱桃)种质资源调查的丰硕成果。他表示:中国西部作为世界樱花(樱桃)的起源地与分布中心,其蕴藏的丰富种质资源是亟待深入挖掘的“绿色宝库”,在
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记者柏斌报道 日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樱花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柳新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披露了其领衔的团队近期对我国西部野生樱花(樱桃)种质资源调查的丰硕成果。他表示:中国西部作为世界樱花(樱桃)的起源地与分布中心,其蕴藏的丰富种质资源是亟待深入挖掘的“绿色宝库”,在生态建设、景观美化、食品保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大有可为。
柳新红在滇缅边境调查偃樱(一种匍匐灌木樱花)
据柳新红介绍,樱花(樱桃)起源于3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地区。而我国西部的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北、陇东南、秦岭及大巴山等区域,是中国也是世界樱花(樱桃)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他说:“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樱花(樱桃)种质资源在中国,而中国约三分之二的资源正集中分布于上述西部广阔区域,其生态价值与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今年5-8月,柳新红及其团队成员深入上述区域,对樱花(樱桃)种质资源做了初步的调查。他说这次调查“收获颇丰”,并用“深感种质资源之丰富,开发利用潜力之巨大”来表达其振奋之情。
生长在云南德钦县白马雪山的百年细齿樱大树
据柳新红介绍,华中樱及其近缘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丘陵山地。其“先花后叶”的特性和从白色至粉红色的多彩花色及繁密花量,赋予其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目前在湖北、浙江等省已有零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柳新红告诉记者。
令柳新红欣喜的是,在调查中发现秦岭南坡、大巴山、川西等中低海拔区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资源。据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林业管理人员介绍,当地华中樱花色丰富多样,此前虽有过小规模的开发利用尝试,却因苗木市场波动和宣传推广乏力而陷入停滞。这一发现意味着,通过科学的选育、规模化的繁殖和有效的市场推广,华中樱完全有潜力成为媲美日本染井吉野樱的中国特色景观树种。
据柳新红介绍,分布于川西北和滇西北3000-4000米高原峡谷的细齿樱,不仅百年以上古树大树众多,且具有“花果兼收”的产业潜力。细齿樱叶似柳叶,条状披针形,树皮与枝条红棕色,开花时满树白色繁花,极易辨识,观赏价值高。更为可贵的是,细齿樱结果量大,果实开发利用前景巨大。
细齿樱累累硕果果色鲜艳
据小金冰峰酒业有限公司秦佳总经理介绍:细齿樱果实在降“三高”方面效果显著,尤其对降低尿酸有特殊效果。目前,该县年产细齿樱鲜果约500吨,当地企业以每吨1.2万元的价格向农户收购,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当地村民增收60多万元。然而,由于企业加工能力有限,目前仅能消化约十分之一的产量,巨大的原料与有限的加工能力之间的矛盾,恰恰揭示了果汁、果脯、保健品提取等深加工产品蕴藏的巨大空间。
温润如玉的细齿樱花朵
除了特定物种,广泛的野生樱桃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柳新红说:野生樱桃在我国西部山地、峡谷坡地普遍分布。在秦岭山地,分布海拔1500米以下,在横断山脉地区,分布在海拔2800米以下。野生樱桃与云南樱桃相似,有时不易区分。野生樱桃叶子属最大的几种樱桃之一,近椭圆形,在野外容易识别。
云南德钦县城附近村庄房前屋后野生的细齿樱
据柳新红介绍,这次调查中的一个突出发现在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镇周边。该地分布着数量超过万株的相对集中连片的野生樱桃资源。据当地村民反映,这些野生樱桃的果实大小、食用口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使其成为改良现有栽培樱桃品种(如中国樱桃)的宝贵基因库,对于培育抗病、抗逆、口感更佳的新品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云南贡山县丙中洛镇集中分布的野生樱桃
柳新红及其团队的此次调查,以详实的证据再次巩固了中国西部作为世界樱花起源与分布中心的科学地位,更通过华中樱、细齿樱和野生樱桃等具体案例,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从观赏苗木、高原特色果品精深加工、到药用保健产品开发、遗传育种材料保存等多条产业链并行,综合开发的美好前景。“如何加强资源保护、深化科研攻关、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场需求,将是西部野生樱花(樱桃)种质资源真正造福于人民的关键所在。”柳新红员表示。(本文供图:柳新红)
来源:中国花木园林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