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一开就能看出问题,不是那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而是简单到让人有点心疼。他穿着条纹衬衫,脸上有胡茬,精神看着有点疲,桌上几样日用品随意摆着。没有助播喊话、没有后台互动,也看不见人指挥镜头,整个画面就是他一个人在念商品参数,语气平平,像是在完成一项例行公事。观众也
顿顿这场单飞首秀的数据很直白:直播间不到五千人,抖音带货榜排到一百名以外,画面里只有他一个人在说话,现场气氛偏冷,和预期差距明显。
镜头一开就能看出问题,不是那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而是简单到让人有点心疼。他穿着条纹衬衫,脸上有胡茬,精神看着有点疲,桌上几样日用品随意摆着。没有助播喊话、没有后台互动,也看不见人指挥镜头,整个画面就是他一个人在念商品参数,语气平平,像是在完成一项例行公事。观众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弹幕里多是“回来吧”“什么时候念诗”的唏嘘,点赞和连麦的申请都少得可怜。
回头说说背景。顿顿以前在东方甄选的时候,形象挺清爽:头发梳得整齐,皮肤干净,衣服也讲究一点。那阵子他会在直播里读诗、用双语跟观众互动,讲东西不光是卖货,更多是把情绪和故事一起传出来,观众愿意看也愿意等。这类内容带来的粘性很强,不是光靠便宜货就能替代的。离开平台后,这些“软实力”没了护坡,再加上没有原先的团队和资源,单打独斗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市场环境也不好说。现在抖音带货主播多如牛毛,大家拼的是流量、资源和打法。就算是曾经内容见长的东方甄选,转为纯产品带货后也难免掉队,流量和转化都会下滑。拿董宇辉比,他是把平台套路吃透了,粉丝基数大,资源多,和平台有长期互动的默契。顿顿现在是人少、资源薄,想把阵地从零开始拉起来,本来就困难重重。
几处细节尤其能说明问题。直播里他好几次停顿,像是在临时找话说;镜头几乎固定中景,缺少特写和细节展示,商品只能靠他说参数;表演化的部分不多,互动也像走流程。弹幕里观众更多是对他个人怀念,而不是对商品感兴趣——这就意味着他的卖点没接上观众的情绪。有人问什么时候再念诗,他回一句就继续讲货,观众的期待被忽略了,留不住人。
把问题归纳几条看更清楚:一是缺团队支持。一个人直播,现场组织、互动和技术保障都会被削弱;二是准备不够。选品和话术能看出没经过深度打磨,讲法太直白;三是定位不清楚。之前靠内容吸粉,现在单纯卖货,观众没理由留下来。说白了,观众怀念的是那种能把商品和情绪连起来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商品参数堆叠。
从节奏上看,这场直播给人的印象是匆忙上阵。流程不够流畅,商品切换没有节奏感,环节里缺少能让人停留的记忆点。就像做菜,只会放盐放油,可缺了火候和调味,味道就平淡。要把老粉丝留下来,需要把情绪接上,需要团队配合,需要把每个商品都讲成一个小故事,节奏稳一点,别让观众有被迫刷完的感觉。
也别把这看成彻头彻尾的失败。很多主播单飞初期都会碰壁,问题往往是能不能修、修得快不快。他现在欠的是一整套打法,不是一个名字能搞定的。搞清楚定位、补好团队、把内容做回自己有记忆点的样子,至少有希望把老粉吸回来,再慢慢吸新粉。工作量大,但并非不可为。
直播中有一幕挺能让人联想到他现在的处境:讲完一件商品,他把它放回桌上,拿起一本笔记翻开,像是在确认下一条要说的话。弹幕里有粉丝写“看着怪心酸的”,也有人叮嘱别太赶进度。这些弹幕不是仅仅表达惋惜,更多像是在提醒——那个人还在那儿,但需要一套新的玩法来把大家找回来。
来源:维怡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