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介于东经 112°22′~113°23′,北纬 22°38′~23°34′之间,北枕北江、西江,南接顺德水道,形成 "三江汇流、河网密布" 的独特地理格局。全市总面积 3797.7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954.7 万人(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介于东经 112°22′~113°23′,北纬 22°38′~23°34′之间,北枕北江、西江,南接顺德水道,形成 "三江汇流、河网密布" 的独特地理格局。全市总面积 3797.7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954.7 万人(2025 年末数据),其中顺德区以制造业密集、人口密度居首而著称广东省情网。
地形特征:
西北丘陵山地:最高峰皂幕山海拔 805 米,山体雄浑,山间云雾缭绕,是珠三角地区难得的自然生态屏障。东南冲积平原:占全市面积 80% 的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孕育了顺德、南海等鱼米之乡,至今仍保留着 "桑基鱼塘" 的传统农业景观。独特水文系统:西江、北江、绥江三大水系在此交汇,形成 10% 的水域面积,其中东平河、潭洲水道等内河航道支撑着佛山作为内河亿吨大港的物流运输广东省情网。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赋予佛山年均 22.5℃的宜人气温,4-9 月汛期的充沛降水(年均 1600-2000 毫米)滋养着这片土地。值得一提的是,佛山近年通过 "绿城飞花" 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5.2%,2025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88.6%,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独树一帜广东省情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佛山已形成 "水陆空铁" 立体交通网络:
铁路动脉:
高铁网络: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铁路穿境而过,佛山西站日均客流量达 15 万人次,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高铁枢纽站。城际铁路:广佛环线(佛山西站 - 广州南站段)2025 年开通运营,实现广佛核心区 30 分钟通勤圈。货运专线:广茂铁路、三茂铁路支撑着佛山家电、陶瓷等大宗货物的全国配送。公路网络:
广佛高速、广三高速、广珠西线高速等 12 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全市公路密度达 158 公里 / 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后,形成总长 108 公里的城市快速环线,串联起禅城、南海、顺德三大制造业核心区。水运优势:
佛山港 2025 年货物吞吐量突破 1.2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480 万标箱,其中九江港区、三山港区通过 "无水港" 模式连接盐田港、南沙港,实现 "内河通关、海港装船"。东平水道千吨级航道直通广州港,年货运量超 5000 万吨,支撑着佛山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广东省情网。航空网络:
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40 公里,通过广佛肇城际铁路实现 "空铁联运"。佛山沙堤机场开通至贵阳、鄂尔多斯等 12 条国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 万人次。佛山近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 36.5%,西樵山、皂幕山等生态屏障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融合,形成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的格局。湿地保护:拥有云勇森林公园、南海湿地公园等 12 个湿地公园,其中云勇林场森林覆盖率达 95%,被誉为 "珠三角绿肺"。河涌治理:通过 "美城行动" 整治 146 条黑臭河涌,东平河、汾江河等主要河道水质达 Ⅲ 类标准,2025 年入选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先秦文明: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印证了珠三角早期航运文明。得名传奇:唐贞观二年(628 年),乡民在塔坡岗掘得三尊铜佛,遂立石牓 "佛山",开启千年建城史广东省情网。市镇崛起:宋代佛山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与汉口、景德镇、朱仙镇并称 "天下四大名镇",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 "天下四大聚"广东省情网。现代蜕变:1983 年市管县体制改革后,顺德、南海等五区合并,形成今日 "强中心、多组团" 的城市格局。冶铁巅峰:佛山铁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欧洲,万历年间年产量达 300 万斤,占全国铁锅出口量的 70%。陶瓷传奇:石湾陶工创造 "釉色七十二变" 的艺术技法,"石湾瓦甲天下" 的美誉流传至今,南风古灶 500 年窑火不熄,成为世界陶文化活化石广东省情网。商业网络:汾水古道沿岸形成 "八街十二巷" 的商业集群,晋商、徽商在此设立会馆,佛山成为岭南最早的金融中心之一。民族工业摇篮:1873 年,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引进蒸汽缫丝技术,开启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先河广东省情网。火柴工业崛起:1879 年,卫省轩在佛山创办巧明火柴厂,结束了中国依赖进口火柴的历史,产品畅销华南及东南亚。纺织革新:南海西樵 "广纱" 通过十三行出口欧洲,成为路易十六宫廷服饰的指定面料,至今西樵仍保留 "纺织之乡" 的美誉。西海大捷:1941 年 10 月,珠江纵队在顺德西海以 80 人兵力击退伪军 2000 余人,成为华南敌后游击战的经典战例。工业内迁:抗战期间,佛山机器厂、巧明火柴厂等企业内迁广西、云南,为大后方工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持。文化坚守:佛山粤剧艺人红线女等在沦陷区坚持义演,募集资金支援抗战,展现岭南文化的铮铮铁骨。三来一补先行:1978 年,顺德容奇镇创办全国首家 "三来一补" 企业 —— 大进制衣厂,开启佛山外向型经济先河。专业镇经济:南海大沥铝材、西樵纺织,顺德乐从家具、北滘家电等产业集群崛起,形成 "一镇一品" 的产业奇观。制造业升级:2025 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3.5 万亿元,家电产量占全国 1/4,陶瓷产量占全国 1/3,成为全球知名的 "制造业大市"广东省情网。伦文叙(1467-1513):明代 "岭南第一状元",其 "三百年才出一状元" 的传说至今流传。任翰林院修撰期间,主持编纂《孝宗实录》,晚年回乡创办 "三元书院",培养出何维柏等名臣。梁储(1451-1527):历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任内阁首辅期间,力阻武宗南巡,减免江南赋税,被《明史》誉为 "救时宰相"。陈献章(1428-1500):明代心学先驱,创立 "江门学派",主张 "学贵知疑",其 "静坐澄心" 的治学方法影响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广东省情网。黄飞鸿(1847-1924):洪拳宗师,在广州开设 "宝芝林" 医馆,其 "无影脚"" 双飞砣 " 等绝技被改编成 100 余部影视作品。1905 年,他率弟子参与镇压广州沙面工人罢工,展现民族气节。叶问(1893-1972):咏春拳一代宗师,在佛山桑园叶问堂授徒,培养出李小龙、梁挺等国际武术名家。其 "以柔克刚" 的武学理念被纳入现代搏击理论体系。吴趼人(1866-1910):晚清谴责小说代表作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佛山为背景,揭露清末社会的种种弊病,鲁迅称其 "特立独行,笔锋犀利"广东省情网。何享健(1942-):美的集团创始人,1968 年以 5000 元创办北滘塑料生产组,发展成全球白色家电龙头企业。2025 年美的集团营收突破 5000 亿元,位列世界 500 强第 250 位。彭实戈(1947-):国际著名数学家,佛山南海人,创立 "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理论,获 2024 年沃尔夫数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苏炳添(1989-):短跑名将,2025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00 米决赛中以 9.72 秒夺冠,成为首位获得世锦赛短跑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其科学训练方法被命名为 "佛山速度模型"。建筑艺术: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现存主体为清代重建,集陶塑、砖雕、木雕、灰塑、彩绘 "三雕两塑" 艺术之大成。屋檐上的《郭子仪祝寿》陶塑群像,人物达 112 个,堪称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的巅峰之作。武术传承:祖庙叶问堂常年举办咏春拳表演,黄飞鸿纪念馆内陈列着其生前所使 130 斤 "九环大刀",成为全球武术爱好者的朝圣地。民俗体验:每年春节举办 "北帝诞" 庙会,包含醒狮、八音锣鼓、生菜会等传统民俗活动,2025 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园林美学:明代状元黄士俊府邸改建而成,以 "水木清华" 为造园理念,园内 "船厅" 仿珠江画舫造型,门窗镶嵌蓝白玻璃,营造出 "人在画中游" 的意境。文化遗存:园内保存着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 "清晖园" 匾额,以及康有为手书 "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 对联,文化底蕴深厚。四季景致:春季 "碧溪草堂" 赏牡丹,夏季 "澄漪亭" 观睡莲,秋季 "读云轩" 品桂花,冬季 "狮子林" 踏雪,被誉为 "岭南园林四季博物馆"。地质奇观:6000 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复式火山,拥有 "南海观音像"" 九龙岩 ""天湖公园" 等自然景观,2025 年获评国家 5A 级景区。文化名山:明代湛若水在此创办 "大科书院",与王阳明论学,留下 "西樵讲道" 的佳话。山间摩崖石刻达 200 余处,其中 "天下名山水,先问西樵山" 为康有为手书。民俗节庆:每年三月举办 "西樵山桃花节",游客可观赏万亩桃林盛开的盛景,同时体验黄飞鸿武术馆的无影脚表演。活态传承:500 年龙窑至今仍在烧制陶艺,窑工们沿用明代 "火照" 技术控制火候,2025 年烧制的 "粤港澳大湾区纪念陶瓶" 被故宫博物院收藏。非遗体验:游客可参与拉坯、彩绘等陶艺制作,亲手创作属于自己的 "石湾公仔",年接待研学团队超 500 批次。文创园区:周边打造 "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入 300 余家陶艺工作室,形成 "生产 - 展示 - 销售" 产业链,2025 年文创产值突破 10 亿元。旧城改造典范:保留佛山祖庙周边 22 处历史建筑,将岭南民居、骑楼街与现代商业融合,2025 年获评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示范项目"。时尚地标:引入方所书店、李小龙主题咖啡馆等文化空间,同时保留 "佛山鸿胜馆" 等武术传承基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夜游经济:夜间灯光秀、粤剧快闪表演吸引年轻游客,2025 年夜间消费占比达 65%,成为佛山文旅新名片。城市客厅: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可容纳 6 万人,曾承办第 16 届省运会开幕式;佛山大剧院采用 "水立方" 膜结构,年演出超 300 场,引进《巴黎圣母院》等国际顶级剧目。智慧新城:三龙湾科技城集聚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2025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超 5000 人,孵化科技企业 300 余家。生态休闲:东平河畔建设 "滨河景观带",包含龙舟广场、露天泳场、儿童乐园等设施,日均接待市民游客超 2 万人次。陈铁军故居:位于禅城福贤路,复原了革命烈士陈铁军童年生活场景,展陈其与周文雍刑场婚礼的珍贵史料,2025 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海抗日烈士陵园:纪念 1941 年西海大捷中牺牲的 72 名烈士,陵园内 "英雄纪念碑" 由聂荣臻元帅题写,每年清明有万人前来祭扫。罗登贤纪念馆:展示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登贤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事迹,馆藏其使用过的手枪、望远镜等文物,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基地。选材考究:选用 5-8 斤的西江黑皖鱼,在清水塘静养 7 天去除土腥味,鱼肉切片薄如蝉翼,透光可见纹理。搭配艺术:搭配柠檬叶丝、姜丝、蒜片等 12 种配料,每口鱼生可吃出 "酸甜苦辣咸鲜" 六味层次,2025 年入选 "中国菜" 广东十大经典名菜。文化传承:顺德均安镇每年举办 "鱼生文化节",邀请米其林星厨与民间高手同台竞技,推动这一非遗技艺走向世界。制作工艺:水牛奶加热后表面结皮,倒出奶液加入蛋清搅匀,回锅蒸制形成双层奶皮。顺德大良 "民信老铺" 沿用百年铜锅蒸制工艺,口感细腻嫩滑。创新发展:近年推出榴莲双皮奶、燕窝双皮奶等新品,2025 年 "民信" 品牌估值达 50 亿元,开设海外分店 20 家。节庆符号:佛山人嫁娶必备双皮奶,寓意 "成双成对、甜甜蜜蜜",成为岭南婚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法烹制:选用 100 斤左右的黑毛猪,用盐、糖、五香粉腌制后,放入特制木甑以柴火蒸制 3 小时,肉质软糯而不腻。非遗殊荣:2013 年登上《舌尖上的中国》后声名远播,均安镇 "大头华" 蒸猪每天限量供应,食客需提前 3 天预订。民俗融合:每年均安 "关帝出游" 活动中,蒸猪作为贡品供奉,仪式结束后分发给村民,体现 "共享祈福" 的传统美德。历史典故:清代盲人何声朝创制,以糯米粉、花生、芝麻为原料,饼面印有 "福禄寿喜" 图案,曾作为佛山特产进贡朝廷。现代创新:"合记饼家" 推出巧克力、抹茶等口味,2025 年通过跨境电商出口至东南亚、北美,年销量超 1000 万盒。味觉记忆:传统盲公饼甜而不腻,齿颊留香,成为海外游子寄托乡愁的 "佛山味道"。发酵技艺:用籼米粉自然发酵,加入黄糖调色,蒸制时需严格控制火候,成品呈半透明状,有细密气孔。非遗传承:顺德伦教镇 "欢姐伦教糕" 坚持手工制作,2025 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其技艺传至第五代传承人梁桂欢。早餐文化:佛山人早餐常搭配粥品食用,民间有 "伦教糕配艇仔粥,神仙食了也驻足" 的俗语。节庆象征:春节必备年货,寓意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传统煎堆以糯米粉包裹花生、芝麻馅,油炸后外皮酥脆,内馅香甜。创新演绎:南海九江镇推出 "九江煎堆王",直径达 1.2 米,需 10 人协作制作,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 "最大煎堆"。文化输出:旅居海外的佛山侨胞将煎堆制作技艺带到欧美,2025 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举办 "煎堆文化节",吸引超万名游客参与。老字号聚集地:"民信老铺"" 仁信老铺 "隔街相望,百年双皮奶之争成为美食界佳话;" 猪肉婆私房菜 " 的烧鹅选用清远黑棕鹅,皮脆肉嫩,年接待明星食客超百位。市井烟火:清晨的 "早茶一条街" 可品尝伦教糕、鸡仔饼;傍晚的 "华盖夜市" 有鱼皮、牛杂等街头小吃,充满人间烟火气。文化体验:街区内保留 "凤城食都" 展览馆,展示顺德厨师的辉煌历史,2025 年接待美食研学团队超 200 批次。地道佛山味:"辉记甜品" 的芝麻糊用石磨现磨,入口绵滑;"北香园" 的饺子采用传统竹升面工艺制作面皮,年销量超 1000 万只。街坊食堂:"应记面家" 的云吞面采用大地鱼汤底,云吞馅加入鲜虾,成为本地居民从小吃到大的 "妈妈味道"。深夜食堂:部分店铺营业至凌晨 3 点,为夜班族提供煲仔饭、生滚粥等暖胃美食,被誉为 "禅城深夜厨房"。艺术流派: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陶塑三大类,其中 "石湾公仔" 以写实传神著称,清代 "黄炳鸭" 至今仍是陶艺界的经典范本。创新发展:现代陶艺家潘柏林创作的《孙中山》陶塑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其 "动态陶塑" 技法突破传统静态表现形式。产业规模:石湾陶艺产业年产值超 50 亿元,形成 "南风古灶 - 陶溪川" 文创产业带,产品出口至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技法特色:以铜凿剪纸最为独特,用特制铜凿在染色纸上錾刻出精细纹样,代表作品《百鸟朝凤》耗时 3000 小时完成,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现代应用:剪纸元素被融入城市雕塑、建筑装饰,如佛山地铁广佛线 "祖庙站" 的剪纸艺术墙,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国际传播:2025 年佛山剪纸在米兰设计周展出,与意大利蕾丝工艺跨界合作,创作出中西合璧的艺术作品。技艺传承:南海大沥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的高桩狮表演,最高桩距达 3.8 米,狮头在桩上完成 "采青"" 狮子吐球 " 等高难度动作。竞技赛事:每年举办 "世界狮王争霸赛",2025 年赛事吸引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 支队伍参赛,通过全球直播触达观众超 10 亿人次。文化符号:醒狮被融入佛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平台展示,成为佛山最具辨识度的文化 IP。GDP 突破:2025 年 GDP 达 1.35 万亿元,人均 GDP 超 14 万元,位列全国城市第 15 位,珠三角城市群第 3 位。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比 55%,形成家电、陶瓷、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家电产量占全国 1/4,陶瓷产量占全国 1/3。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贡献全市 65% 的 GDP、70% 的税收、80% 的就业,培育出美的、碧桂园、海天等 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163 件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情网。平台建设:季华实验室:聚焦先进制造领域,2025 年研发出全球首台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精度达 0.001 毫米。仙湖实验室:氢能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成国内最大的氢能检测中心,2025 年佛山氢能公交车占比达 50%。三龙湾科技城:引进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研究院等 30 个创新平台,孵化科技企业超 500 家。企业创新:美的集团建成全球最大的家电研发中心,2025 年研发投入超 200 亿元,专利申请量连续 8 年居全球家电行业第一。格兰仕自主研发的 "宇宙厨房" 微波炉,采用航天级材料,可实现 - 196℃深冷速冻与 120℃高温烹饪。蒙娜丽莎集团研发的 "陶瓷薄板" 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为绿色建材标杆。人才战略:实施 "人才引育 20 条",2025 年引进诺贝尔奖得主 2 人、院士 30 人,建成人才公寓 5 万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智能制造等专业,年培养技术人才超万人。广佛同城:广佛地铁日均客流达 80 万人次,广佛肇城际铁路实现 "公交化" 运营,佛山居民在广州三甲医院可直接医保结算。共建 "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2025 年区域 GDP 突破 2.5 万亿元。智慧佛山:建成 5G 基站 5 万个,实现全市域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 1000 万台。"佛山通"APP 集成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 200 余项功能,2025 年注册用户超 1000 万,实现 "一机在手,办事无忧"。乡村振兴:顺德北滘镇黄龙村建成 "岭南水乡示范村",保留传统祠堂、龙舟文化,发展民宿经济,年旅游收入超 5000 万元。南海区推行 "五好新村居" 建设,西樵镇松塘村获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乡村文旅典范。佛山,这座有着 1400 年历史的岭南古城,正以 "敢为人先" 的精神续写传奇。从祖庙的三雕两塑到季华实验室的尖端科技,从石湾陶工的千年窑火到美的集团的智能工厂,从顺德厨师的刀工技艺到佛山新城的现代天际线,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出动人的乐章。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佛山正以智能制造为引擎,推动家电、陶瓷等传统产业向 "微笑曲线" 两端延伸;以岭南文化为根基,打造 "世界功夫之城"" 世界美食之都 "等国际名片;以生态文明为底色,建设" 山、水、林、田、湖、文 " 有机融合的高品质城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佛山将继续秉持 "工匠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发展,努力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现代化城市范例。
来源:小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