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刷到那场中秋晚会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一场演出能让人连夜下单牛肉、跑去西安旅游、甚至让日本电视台找上门。
你刷到那场中秋晚会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一场演出能让人连夜下单牛肉、跑去西安旅游、甚至让日本电视台找上门。
我那天也看了,以为就是个普通的文艺晚会,结果第二天朋友圈全在晒“秦川牛腩”——包装上印着宇辉手写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附赠的书签还带点墨渍,像刚从毛笔下捞出来的。
没人说这是营销,但所有人都觉得,这玩意儿有温度。
没人料到,一段老腔吼出来的舞蹈,能被文旅局直接拎进宣传片。
陕西人自己都没想到,那些在城墙根下练了三十年的老艺人,现在成了大唐不夜城的顶流。
不是他们变红了,是年轻人终于愿意蹲在后台,看他们怎么把皮影和全息弄到一块儿。
闫妮、张嘉译的乡音是钩子,但真正把人留住的,是白宇在视频里说的那句:“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长安的故事,不是课本里的,是灶台边的。
”这话一出来,弹幕全炸了——原来我们怀念的不是节目,是那个没人再讲的、属于家的旧时光。
最狠的是CGTN那条海外视频。
日本网友留言:“这不像表演,像祖先在说话。
”富士电视台的制片人直接飞到西安,想请他们去拍“唐宫夜宴”的日版。
他们没提流量,没提数据,只问了一句:“你们怎么让年轻人觉得,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东西?
”
答案很简单:不讲道理,只讲生活。
把非遗塞进牛肉包装里,让老腔在直播间里和00后对骂“你听不懂是你的事”,让演员们不演角色,只说真话。
现在宇辉团队要筹备央视中秋的文化顾问了,听说主题是“丝绸之路”。
我没觉得他们多厉害,我只是突然明白,为什么这场晚会能火得这么彻底——它没想征服谁,它只是把藏在陕西人骨子里的那点骄傲,轻轻抖了出来,然后说:你闻到了吗?
这是长安的味儿。
你小时候,有没有一个长辈,总在饭桌上讲些没人信的故事?
现在,有人替你把它们,重新做成了饭。
来源:追星少女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