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伦敦时装周,胡兵把自己的“HUBING SELECTS”塞进官方日程,瞿颖穿最后8套压轴
国内第一代超模瞿颖,当年那叫一个全能
模特步稳当,演戏唱歌主持都能打,最近和老搭档胡兵去伦敦走秀,又炸了
2025年9月伦敦时装周,胡兵把自己的“HUBING SELECTS”塞进官方日程,瞿颖穿最后8套压轴
俩人一上台,台步还是二十多年前的稳劲,膝盖直腰板挺,全场观众愣了两秒,接着起立鼓掌,微博播放量直接刷到200万
有人酸“靠情怀卖票”,可数据啪啪打脸——36套衣服里一半是新锐华人设计师,Net-a-Porter当场谈全球上线,品牌官网流量暴涨5倍,四成订单来自欧洲
这哪是消费回忆?分明是把回忆变成了能赚钱的生意
瞿颖从小在艺术家庭长大,父母都是演员
她学过民族舞,还进过体校练跳高跳远,初中时能跳1米5,差点被选去当职业运动员
16岁考进湖南艺术学校,毕业后进省话剧团,1990年北京服装表演队的老师在挂历上看到她,觉得“这姑娘腿长腰细,眼神有股子劲”,直接招去北京学模特
1991年她19岁,第一次参加全国模特大赛就拿了亚军
那时候北京的时尚圈刚起步,她踩着10厘米高跟鞋走T台,裙子被灯光照得发亮,很快登了《时尚》封面,成了国内第一代超模
后来被张艺谋看中演《有话好好说》,“谋女郎”的标签让她红遍全国,接着又去唱歌,拿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
感情上她倒挺坎坷
和罗中旭谈恋爱时,对方出车祸她辞了工作照顾,结果康复后传绯闻;和李亚鹏在一起四年,探班时撞见他和周迅亲密,心灰意冷;和张亚东在一起12年,对方说“不想结婚”,她熬到46岁还是分了手
现在她和离异带两女的男友在泰国生活,每天去海边跑步,陪继女做手工,朋友圈晒的都是椰子树和海鲜饭
胡兵更拼,54岁还保持着12%的体脂
每天5点准时起床晨跑5公里,下雨就去健身房踩椭圆机,直播带货时都穿着运动服,说“怕坐下就不想动了”
这次走秀前他练了三个月台步,每一步的距离都量过——“当年走巴黎时装周,外国模特嘲笑我们‘步子太碎’,现在我要让他们看看,中国模特的台步有多稳”
俩人这次走秀不是临时凑数,早就计划好了“后走秀时代”:要拍纪录片《90年代超模的巴黎往事》,建“中国超模档案库”存老照片和采访,还要出联名服装系列,把当年穿的复古款式改成现代设计
胡兵说:“我们不是要炒冷饭,是想让后辈知道,东方脸不是‘边缘款’,能卖成高价”
当年他们穿YSL、Chanel走巴黎,台下都是外国记者举着相机喊“China Girl”;现在换自己的牌子,Net-a-Porter的买手追着谈合作,说“欧洲顾客就认你们的东方气质,比欧美模特更有故事感”
这次走秀的订单里,有个法国老太太买了三套,说“我1995年看你们走秀就记住了,现在终于能买到你们的衣服”
俩人的伦敦走秀,其实是90年代中国超模的“回归宣言”
当年他们是“被挑选的东方脸”,现在成了“挑选别人的规则制定者”
这意义远超走秀本身——东方时尚终于不用靠“低价”“猎奇”抢市场,能靠“质感”“故事”赚溢价
他们的动机不是赚快钱,是想把情怀做成可持续产业
拍纪录片是为了存下90年代超模的资料,很多老照片都快丢了;建档案库是帮后辈找方向,告诉他们“东方脸该怎么摆Pose,怎么和设计师沟通”;联名系列是把自己的经验变成钱,让更多华人设计师能拿到国际订单
但未来挑战也不少
瞿颖说“现在熬夜赶秀场,第二天得敷三张面膜才能缓过来”;胡兵也愁“新锐设计师的风格太跳,怎么平衡他们的创意和市场需求”
还有人问“你们能坚持多久?”,胡兵笑:“当年走巴黎时我也问过自己,现在答案还是一样——能走一天是一天”
有网友说:“看完只想把健身卡翻出来,五十岁都能有腰窝,我二十多躺平好意思?”这话太戳人了
瞿颖为了保持腰线,每周做三次冷冻减脂,加两次普拉提,连度假都带着瑜伽垫;胡兵晨跑坚持了十年,就算赶飞机前也要跑两公里
所谓“逆生长”,不过是比别人多了点“狠劲”
瞿颖和胡兵用伦敦走秀证明,中年不是事业的“下坡路”,反而是“上坡路”——积累了二十年的人脉、经验、口碑,现在终于能“变现”
他们把当年的“回忆”做成了能赚钱的生意,还想帮后辈少走弯路
可这份“坚持”背后,到底是对舞台的热爱,还是对“不甘心”的较劲
要我说啊,瞿颖和胡兵哪是靠情怀吃饭?是真的把当年的“真本事”熬成了现在的“硬实力”
五十岁还能在伦敦炸场,不是因为“老”,是因为从来没“停”——瞿颖练普拉提没断过,胡兵晨跑坚持了十年
内娱那些靠热搜的流量该看看,啥叫“真顶流”?不是靠粉丝刷数据,是靠订单和口碑说话,是老外愿意排队买你的衣服,是观众看完想翻出健身卡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云开雾散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