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nderdog NBA给出的最新预测是:火箭新赛季的首发会是谢泼德、阿门·汤普森、凯文·杜兰特、小贾巴里·史密斯和申京。这个消息由直播吧在10月15日讯转发,结论很直接——按现在这套阵容来看的话,这五人最可能站在首发位置上。
Underdog NBA给出的最新预测是:火箭新赛季的首发会是谢泼德、阿门·汤普森、凯文·杜兰特、小贾巴里·史密斯和申京。这个消息由直播吧在10月15日讯转发,结论很直接——按现在这套阵容来看的话,这五人最可能站在首发位置上。
媒体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名单?说白了就是按现在现有球员的功能和教练想要的风格来算的。教练要的不是单一超人,而是有人得分、有人成为组织点、又有人能拉开空间,还有人在防守端拦截缝隙。这套首发的大思路就是把火力集中到杜兰特身上,同时用申京的传球和挡拆能力作为支撑,史密斯在外线牵制对手,阿门·汤普森负责把球往前推和串联,谢泼德充当防守和补位的稳固力量。
讲得更具体一点:杜兰特依旧是进攻的终结点,他拉到外线投篮或者切进都能造成威胁。申京在内线不仅能站着接球,还能把球分出去,挡拆后给杜兰特制造空位或者二次进攻机会,这两人的配合会是战术里常常练的内容。小贾巴里·史密斯的外线威胁会改变防守对手的换防策略,哪怕他命中率起伏,总要有人在弱侧拉人走位,让球队的攻防节奏更顺。阿门·汤普森相对偏向推进型控球,他能把球往前带,选择突破或把球分给空位队友,起到衔接攻防的作用。谢泼德放首发里,多半是为了把防守端的硬度拉上来,负责盯人和转位补防,填补阵型里的漏洞。
再把视角放高一点看背景:火箭现在既有成熟的得分手,也有年轻在长身体的球员,管理层和教练组得在争胜和培养新人之间找个平衡。把杜兰特和申京放一起,表面上是想用申京的视野来配合杜兰特的单打和外线投篮;把史密斯和阿门·汤普森当两翼,是为了保证攻守转换时不至于断层;谢泼德则像个补位稳压器,遇到需要防守强度的时候顶上去。说白了,这套阵容就是想把优势集中起来,别让某个环节太薄弱。
当然,训练营和季前赛的表现才是关键变量。球员能不能健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战术配合到底能磨合到什么水平,这些都会影响教练最后的首发决定。有人在季前赛里火起来了,或者和杜兰特、申京化学反应特别好,首发席位就可能变动。媒体的预测本质上是按当前名单和常规战术逻辑做的推断,没到球队宣布之前都是猜测。
比赛里这套首发的分工会很直观。进攻端以杜兰特为中心,申京负责挡拆后的传导与低位策应,史密斯牵扯弱侧防守,阿门·汤普森做转换推进和次级组织,谢泼德在防守端负责换位和外线补防。要注意的是,防守时出现的两难是明显的:外线包夹会牵扯多人力,内线保护又不能丢,申京虽然在篮下有存在感,但他在面对更强壮的内线时会被对手检验,教练组的轮换和协防细节会因此变得很重要。
把镜头放得更小,会看到一些微妙的博弈:杜兰特的三分和中距离覆盖面会直接决定对方防守怎么布阵;申京的传球选择会左右全队进攻节奏,是快打还是多做空间移动全看他;史密斯在外面能不能稳定投中,会影响对方是否敢随意换防;阿门·汤普森在转换时的决策效率会减轻还是加重控球端的压力;谢泼德若能在防守端给到稳定输出,这套组合的漏洞会被部分填补。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在实战里放大成胜负的边边角角。
同时,也有争议点和风险。首先是防守协同,五个人的防守轮转能不能做到位是个大问号。其次是体能和磨合问题,把杜兰特放在核心位置意味着他要承担很多进攻选择,如何合理分配上场时间避免过劳,是要靠教练去细化轮换。再者是对高强度对抗的承受能力,常规赛的节奏比季前赛更快、更硬,谁能顶得住压力、谁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些都是未知数。
为什么不把其他球员放到首发?原因也直白:教练要的是场上对位优势和攻防平衡。把太多年轻人顶上去,短期确实可能提升跑动和活力,但稳定得分来源会减少;再多塞几位老将,前场的冲击力和节奏可能被拖慢。现有这套名单看起来像是折衷——既能马上争胜,又不至于完全放弃年轻人的培养。
真实的决定权最后还是在训练营和教练的手里。每天的训练状况、伤病名单、季前赛的数据和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都会影响最终的首发。球迷们可以通过训练营和季前赛的表现来判断这套首发是否稳得住,或者还会被改动。现在大家能做的,基本就是看着练习和热身赛一点点揭开答案。
来源:跳水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