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勇气战胜中国?”风水轮流转,轮到美国“钢少气多”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01:41 2

摘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美联军对上甘岭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动“范弗里特弹药量”轰炸,在持续43天的轰炸中投下了190多万发炮弹,最疯狂的一天投掷了30万发,把整个山头都削低了2米!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美联军对上甘岭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动“范弗里特弹药量”轰炸,在持续43天的轰炸中投下了190多万发炮弹,最疯狂的一天投掷了30万发,把整个山头都削低了2米!

这绝对是美军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战,因为不管怎么轰炸,志愿军都能坚守下来。27岁的战士孙占元和他所在的突击排在一次反击中打到弹尽粮绝,他的双腿被炸断,孙占元爬到敌人的尸体堆里淘出一颗手榴弹,然后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这样舍身取义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军人的血性,让敌人为之胆寒!

中国当年凭什么战胜敌人?1950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而中国只有60万吨,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美国有航母,大量先进的战斗机,用之不尽弹药,中国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钢少气多”!

中国志愿军在这一战中彻底征服了美国人,乃至于1962年印度跨境对中国发动战争时,麦克阿瑟惊讶万分:“印度一定是疯了!他们竟然跟中国人打仗,他们的脑子一定坏了!”

果然,解放军用摧枯拉朽的攻势,一口气把战线推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城外50公里,当时新德里城内已经做好了被中国接管的准备。

60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2018年1月3日,中国领导人在中部战区某陆军某师视察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历来强调精气神,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但气也不能少,骨头要更加硬才行。”

7年后,中国的“九三阅兵”震撼世人,观看完这次阅兵,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在播客节目“肖恩·瑞安秀”中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在技术方面已经开始超越美国,考虑到这只用了30-40年时间,实在是令人惊叹!”

过去美国称霸全球,军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本质上来说,美国最大的法宝是科技能力,他们能够凭借某一项技术方面的统治地位,迅速地削弱对手,而当所有的技术手段都不占优势,需要真刀真枪作战时,美国能打赢中国吗?

德里斯科尔说,过去每次战争,他们都能赢,但现在情况不同,美国军人必须拿出勇气和强大的精神意志,去战胜中国军队。他没有从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但是“过去”这两个字,充分反应了美军上下对于自身短板的一种认知和某种程度的焦虑。

此消彼长的中美军力

是的,美军很清楚,面对中国他们已经失去了整体的技术优势,当中国展示出全方位、系统性的装备时,很明显,在某些领域美国已经被反超,对此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有深刻的认识。

伯恩斯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实力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强大,“我认为他们被低估了。”

确实,半年前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造船业空前发达,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20倍,而美国只能通过威逼利诱,让日韩这些国家来帮助其恢复造船产业,但也是杯水车薪。

为何中国的造船业以及整体军工产业能实现遍地开花呢,本质上来说,源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唯一的全门类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制造占全球的40%以上,比所有的发达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不可否认,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仍然具有些许优势,但因为多年来采取的“去工业化”战略,他们的军工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反噬。

在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如今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6倍,而美国的快乐教育则受到诸多批评,调查表明,美国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整体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当科技不占明显优势,工业产能和人才储备都远远落后,美国军工呈现出后劲乏力的态势就不奇怪了。

五代机开山鼻祖F-22已经退出舞台,曾经威风八面的F-35战机性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版本,美国数次想要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但因为资金和缺少关键零部件等问题,计划一直被搁置,F-47的研发几近胎死腹中。

反观中国,随着双座歼-20S以及歼-35在福建舰上弹射成功,在高端战机方面,中国对美国已经形成了技术压制,而且不出几年就可以在数量上超越对方。

高超音速武器一直是中国的看家法宝,东风系列不断推陈出新,严重威胁着美国的本土安全。

凭借强大的军工制造及研发能力,中国正在快速修补自己的短板。

近年来,中国在通过在AI智能及电磁、超音速突防等领域的突破,重点打造新质新域作战力量,在对未来战争定义权方面,中国已然走在美国的前端。

除了装备更新迭代的滞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也成为一柄双刃剑,其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的587个海外军事基地正在消耗大量资源,这让美国的制造业和军工产能不堪重负,虽然特朗普上任后进行全球战略收缩,但全球布防导致军事力量分散的弱点仍然在放大。

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则围绕近海专心发展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将作战半径一步步扩大到2000公里范围外,起码在亚太地区,中国已经形成了局部的优势,如今这个优势正在逐步扩大,例如在中东和南美地区也开始出现中方军事装备元素。

此消彼长之下,美军内部对于能否在正面战场战胜中国产生了怀疑,在装备不占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中国解放军在危机面前总是能挺身而出,美军能做到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没有人是天生不怕死的,只是在中国有一套传承了数千年的生命评价体系——在生与死之间,家国、信念、民族存续就像一个宏大的民族记忆系统。

中国文化根脉中的儒家学说中,有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这些话不是冰冷的教条,不是漠视生命,而是赋予了一个民族更高追求的“殉道”主义。

这个“殉道”和西方宗教的殉道看起来有些不同,但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不管是为了上天堂,还是来世的福报,追求的都是轮回,是不朽,是生命的延续。

文天祥在狱中回顾一生,留下一颗丹心照汗青,他怕不怕死?也是怕的,但忠君报国的道早已经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也刻进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和美国相比,中国军力的全球范围投送能力及远洋作战能力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起码在局部地区,美国已经失去了绝对的统治力,所以才会有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的焦虑言论。

75年前,志愿军在松骨峰阻击战,在装备相差几个等级、没有补给支援的情况下,以百人之力歼敌500余名,打出“书堂站战斗”。如今我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军事实力不断壮大,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谱写出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志愿军将士!

来源:种花兔舰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