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缺点”这题一出口,我就替屏幕那头的你捏汗——答得太乖像背稿,答得太真又秒挂。8月刚出炉的HR调研说,现在他们不爱听“我太追求完美”这种鬼话,就想看你到底把毛病治好了没。
“缺点”这题一出口,我就替屏幕那头的你捏汗——答得太乖像背稿,答得太真又秒挂。8月刚出炉的HR调研说,现在他们不爱听“我太追求完美”这种鬼话,就想看你到底把毛病治好了没。
我上周陪闺蜜面试,她直接甩出手机里的Forest计时截图:三个月刷手机从日均48次降到17次,效率条拉高30%。
对面经理当场点头,这题算过了。
离职原因也别再编“家里有事”,今年最吃香的是“业务调整”四个字,中性、体面、不踩雷。
我表弟四月被裁,原公司整条线端掉,他面试时把裁员通知往桌上一放,补一句“发展方向对不上”,HR连细节都没追问,直接聊薪资。
说到钱,别只报数字。
现在流行“薪资+成长”打包谈。
我给自己开的价是“月薪不能低于2万,同时我盯上了你们每半年一次的调薪盘点”,对面听完直接加了一档,还补了股票。
AI面才是真卷。37%的公司先用机器人筛一遍,语速卡在120字/分钟最稳。
我提前拿手机录自己,发现眉毛一挑就被系统标“紧张”,练了十遍才通关。
关键词得硬塞,JD里出现“用户留存”四个字,我回答时故意把“留存”重复三次,系统分立马飙绿。
面完别躺平。24-36小时内发邮件+领英双通道,标题别写“感谢”,直接丢一行“关于贵司直播电商复购率的补充想法”,把面试里没聊透的小点子甩出去,回复率比模板信高六成。
一句话,面试早已不是“你问我答”,是“你拿数据、我亮方案”的即时博弈。
把毛病治给别人看,把成长算给公司听,把工资谈成套餐价,让AI觉得你稳,让HR觉得你值,offer才会自己长腿跑过来。
来源:松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