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在日本政坛,通常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程序。议会中最大党派的领袖,一般就是下一任首相。
10月初,高市早苗赢得了自民党总裁的选举。
许多人认为,日本即将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这在日本政坛,通常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程序。议会中最大党派的领袖,一般就是下一任首相。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仅仅一周多,舆论风向完全变了。媒体开始用“麻生太郎的傀儡”来形容她。
合作了长达26年的执政伙伴公明党,宣布退出联盟。
在野的各个党派,则看到了机会,开始商议联合起来,争夺首相的位子。
高市早苗,从万众瞩目的焦点,迅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回顾她的人生轨迹,会发现一个巨大的转变。
她早年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与她后来的政治形象几乎没有关联。
她出生在奈良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是警察。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
高中毕业时,她同时收到了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录取通知。
这两所学校在日本的地位极高,能考上其中一所,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但她最终没能去成。
因为家里还要供弟弟读书,父母认为国立大学的学费更低。于是,她去了神户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松下政经塾。这是一个培养未来政治家的机构。
之后,她还去美国学习,跟随一位名叫帕特·施罗德的民主党女议员。
施罗德女士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平权运动倡导者。
按照这个经历,高市早苗回国后的政治路线,似乎应该倾向于开放与平等的价值观。
她早期的职业生涯也确实如此。她担任过电视主播,塑造的公众形象是“了解美国政治的立法专家”。
她凭借出色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可是,当她真正进入日本政坛,加入自民党之后,她的立场发生了180度的变化。
这不是她个人的意愿,而是日本政坛的现实环境所迫。
日本政界长期由男性掌握话语权。女性政治家想要获得晋升,往往需要迎合保守派的逻辑,否则就可能被排挤到边缘。
高市早苗选择了前者。
她公开表示,反对女性担任天皇,认为“女性不适合继承皇位”。
她主张,女性结婚后必须跟随丈夫的姓氏。她还建议,政府可以给女性一些补贴,让她们安心回家照顾家庭,不要在职场上与男性竞争。
一个事实是,她自己的丈夫,在结婚后却改用了她的姓氏“高市”。
为了得到极右翼势力的选票,她将自己的保守立场推向了更极端的地步。
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二战的甲级战犯。她还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日本在战争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历史。
在去年的总裁竞选中,她甚至说“中国游客在奈良公园虐待鹿”,还补充说“因为没有翻译人员,所以这些中国人没有受到处罚”。
但奈良当地的政府官员很快就出来说明情况。他们表示,公园每天都有人巡逻两次,从未发现过她说的那种事情。
官员还指出,之前确实发生过鹿被伤害的事件,但肇事者是日本人,使用了刀具和弓弩。对于这些事实,高市早苗却从未提及。
她这些前后不一的言行,目的只有一个:在自民党内部获得支持,站稳脚跟。
只要能获得保守派大佬的青睐,个人的立场和原则都可以调整。
高市早苗这次能当选自民党总裁,背后最关键的人物是麻生太郎。
她之前曾两次参选总裁,都以失败告终,甚至没能进入最终的竞争。
这一次,麻生太郎在幕后进行了大量的协调和动员。
在总裁选举的最后一轮投票中,高市早苗只比对手小泉进次郎多了4票。如果没有麻生派系议员的全力支持,她不可能获胜。
她当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报麻生派。
自民党内有五个最重要的职位,被称为“党五役”,掌握着党务的实际运作。
在高市早苗的任命下,这五个职位中有三个被麻生派的人占据。
麻生太郎自己担任了副总裁。麻生的妻弟铃木俊一担任了干事长。麻生派的有村治子担任了总务会长。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任命了有“黑金丑闻”背景的安倍派议员萩生田光一,担任代理干事长。
萩生田光一曾被媒体曝光,收取了超过2700万日元的非法政治资金。
虽然他本人因为“证据不足”没有被起诉,但他的秘书却因为“销毁证据”而被逮捕。
让这样有污点的人物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麻生太郎为了巩固自己权力的安排。
媒体直接将自民党新领导层的合影,称为“麻生家族合影”。甚至有评论说,这标志着“第二次麻生政权”的开始。
在野党也公开批评:“高市早苗就是麻生太郎的傀儡”。
高市早苗本人在自民党内没有自己的派系,缺乏足够的支持者和资金。而麻生太郎掌握着党内的资金来源,以及国会中的议员网络。
她要想坐稳总裁的位置,甚至成为首相,完全无法离开麻生的支持。
这也解释了她为何会与公明党决裂。
公明党向她提出要求,希望她能推动立法,限制企业对政治家的捐款。
她直接拒绝了。
这不是她个人的决定,而是因为麻生太郎不同意。麻生派系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政治献金。
限制献金,就等于动摇了麻生派的根基。
高市早苗不敢答应公明党。如果她这么做了,麻生随时可以让她在党内失去位置。
她的麻烦,就从这里开始。
自民党与公明党已经联合执政了26年。
因为自民党在国会参众两院的席位,都不足以单独过半。他们必须依靠公明党的24个席位,才能组成多数,从而选出首相。
这一次,公明党宣布退出联盟,直接阻断了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
10月10日,双方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公明党要求她当场答复是否接受“限制政治献金”等条件。
她希望能有三天时间考虑,但公明党表示“一天都不能等”,随后直接宣布退出。
没有了公明党的支持,自民党在众议院的席位远不够半数,失去了选举首相的资格。
与此在野党迅速联合起来。
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等七个在野党派,开始商讨推举一位共同的候选人,来与自民党竞争。
高市早苗的处境变得极其艰难。
在党内,她必须听从麻生的安排;在党外,她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却面对着一个团结起来的对手阵营。
她从一个优秀的学霸,到成为今天的右翼政治人物,是为了适应日本政坛的游戏规则。
她当上总裁,也不是因为个人能力得到了普遍认可,而是因为她被某个派阀大佬选中。
10月初当选时的风光,与现在的孤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以为自己即将创造历史,却发现自己只是这场权力游戏中的一个角色,随时可能被重新评估价值。
来源:进取山雀V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