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伦敦刚公布:2025年私人飞机交付900架,电动飞行器第一次算进富豪玩具清单;同一周,布朗酒店门童把出租车门开到90度,一晚6000镑的套房照样满房。
“钱包没瘪,只是不想买包了。
”
伦敦刚公布:2025年私人飞机交付900架,电动飞行器第一次算进富豪玩具清单;同一周,布朗酒店门童把出租车门开到90度,一晚6000镑的套房照样满房。
我把这两张截图甩进闺蜜群,有人秒回:原来穷的只有我。
真穷吗?
未必。
只是大家发现,再贵的包也拍不出九张新图,可一段“别人去不了”的旅程,点赞能炸。
麦肯锡9月刚测:中国资产过亿的人,38%的钱花在旅游,第一次把买包甩在后头。
三亚亚特兰蒂斯春节套餐,80%是私人潜水+米其林私宴,订完只剩档期。
一句话:炫耀性消费正从衣柜移向登机口。
为啥?
包会撞款,旅程不会。
你背限量Kelly,隔壁桌小姐姐也背,气场当场对半砍;你发一张在马尔代夫包岛看鲸鲨,她只能在家刷视频。
社交货币换了锚点,品牌只能跟着跑。
雅高CEO放话:2030年“奢侈线”要占现金流一半,现在才35%。
宝格丽、阿玛尼、LVMH全在抢酒店、火车、游艇,生怕晚一步,富人就不带他们玩。
可热闹背后,红灯已经亮起。
CoStar掐指一算:2030年全球高端客房要从180万飙到220万,伦敦一地就新增1618间。
当年包包就是这么烂大街的——先量产,再打折,最后连代购都嫌利润薄。
酒店要是复制这条路,“稀缺”俩字就废了。
更尴尬的是客群:超级富豪占比悄悄下滑,想“装豪”的中产打卡团越来越多。
easyJet都卖“奢侈线”了,含米其林餐+快速登机,价格却只是传统五星的一半。
当“奢华”开始拼性价比,故事就快讲不下去了。
涨价续命也不是万能。
疫情后奢侈品靠提价撑业绩,高端酒店有样学样:入住率掉一点,房价抬一点,收入曲线照样好看。
可前Net-a-Porter CEO警告:有钱人最恨被当韭菜。
一晚贵几百镑,人家懒得投诉,直接再也不来。
沉默的流失最致命。
想活下来的,都在偷偷抄爱马仕作业。
Rocco Forte家只有15家店,房价涨得比通胀温柔,门童能叫出你姓氏,房间香氛浓度AI提前调。
半岛更狠,砸2亿英镑做“隐形科技”:生物识别开门、AI管家预判你想喝什么、香氛系统0.1秒调到你上次喜欢的味道。
科技不是炫技,是让你感觉不到,却又被宠到毛孔。
写到这儿,我关掉网页,顺手把购物车里的包删了。
明年春节预算改存旅行基金,不是突然变富,只是终于明白:
当人人买得起logo,真正的奢侈只剩两个字——“记得”。
酒店记得你名字,飞机等你迟到,潜水教练记得你怕深,
那一刻,你才是世界中心。
谁把这点人情味守住,谁就能在下一轮富豪搬家潮里,继续收租。
来源:纯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