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面火箭刚打完第三节,已经领先到20分,乌度卡把主力全撤下来,现场却没人起身去厕所,因为大家都想看看:没有锡安的鹈鹕,到底还剩几斤几两。
锡安又伤了,这次不是膝盖,也不是脚踝,是腿筋——那种听起来不吓人、却能把爆发力一口口啃掉的伤。
鹈鹕官方说“轻微”,可镜头扫过他坐在板凳尾端,毛巾盖头,像给一台熄火的重型坦克罩上防尘布。
对面火箭刚打完第三节,已经领先到20分,乌度卡把主力全撤下来,现场却没人起身去厕所,因为大家都想看看:没有锡安的鹈鹕,到底还剩几斤几两。
答案挺残忍。
普尔带着第二阵容冲了6分钟,比分从20变成28,他自己倒先急了——一次回防里指着队友吼站位,吼完回头就被阿门·汤普森一步过,裁判哨响,2+1。普尔摊开手,脸皱得像刚拆开的快递盒,褶子里写满“这跟我没关系”。
转播切到观众席,有位穿鹈鹕球衣的小朋友把爆米花桶扣在头上,家长没拦,估计也觉得遮羞比遮饿重要。
火箭这边则完全是另一部戏。
申京像刚拿到驾照就撞上高速免费通行,油门踩到底也不心疼:高位手递手把球送到史密斯怀里,后者三分连珠炮;低位转身抹过瓦兰,上篮之前还瞄了一眼底角,把补防的亨特钉在原地——那一下像极了约基奇去年季后赛玩弄太阳锋线的慢三步。
数据单上写着7次助攻,其实还有4次“二次助攻”,也就是接球人再传才得分,官方不记他账上,但老鹰教练组肯定把这几笔算进心里,因为交易谈判桌上,伊森的名字旁边被铅笔圈了又圈。
伊森本人倒淡定。
被记者堵在球员通道问流言,他先咧嘴笑,露出两颗虎牙,“我就一3D,3和D都听教练的,城市听管理层的。
”说完把耳机塞进耳朵,里面飘出来的居然是周杰伦《稻香》,旁边队友起哄:兄弟,你这口味比防守还复古。
没人知道他心里打不打鼓,但场上表现像给总经理递简历:末节单防鹈鹕新秀霍金斯,连续三个回合让对方连框都没瞄着,其中一球直接生断,反击劈扣,板凳席毛巾甩得跟直升机螺旋桨似的。
火箭跟队记者赛后透露,老鹰想要伊森+两个次轮换亨特,斯通回价“伊森可以,次轮免谈”,谈判僵在那儿,像冬天早上发动不了的老雅阁。
而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杜兰特。
他今天只打了22分钟,19分,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每次进球都像在给联盟其他29队发弹幕:老子不用运球也能杀人。
首节末段,他弧顶接球,对面扑得凶,阿门顺手从底线溜过来做了个背挡,杜兰特抬手就是三分,球进灯亮,鹈鹕暂停,镜头给到替补席,锡安把毛巾往下一拉,眼神空洞——那画面像在说:我费老大劲减重,结果对面直接升级成满级号。
更扎心的是,杜兰特在场时火箭进攻效率飙到134.3,下场后瞬间掉到108.1,差值16.2,乌度卡摸着下巴感慨:“原来死神也能当微波炉,即插即热。
”
比赛最后3分钟,垃圾时间,鹈鹕把普尔按在板凳上,官方理由是“轮休”,但明眼人都懂,这是给可能的第六人角色提前彩排。
普尔翘着二郎腿,手里攥条毛巾,眼神追着场上霍金斯跑位,嘴角偶尔抽一下,像在看自己两年前的影子——那时候在勇士,科尔也是这么突然把他撤下首发,后来才有了“茶皇”变“超六”的剧本。
只是新奥尔良不是旧金山,球迷没耐心等茶香回甘,他们只想立刻解渴,而普尔现在端出来的,是一杯刚烧开的水,烫嘴。
终场哨响,比分定格在118:92,火箭三连胜,鹈鹕三连败。
球员通道里,锡安一瘸一拐,左脚不敢发力,285磅的体重压在右腿,每走一步都像在提醒世界:他依旧是个需要被特殊保管的奢侈品。
火箭这边,申京披着毛巾跟工作人员学中文,他刚会说的词是“拿捏”,发音带着浓重土耳其味,却把旁边队友逗得前仰后合。
乌度卡路过,拍拍他后脑勺,“常规赛再这么玩,你就得学‘加班’了。
”
走出球馆,夜风裹着墨西哥湾的湿气往脖子里钻,停车场出口排起长队,有火箭球迷摇下车窗冲鹈鹕大巴喊:“西部第十一预订了!
”大巴车窗黑漆漆,看不见里面人的表情,只映出尾灯一片猩红,像提前亮起的警报。
季前赛本该是热身,可有人已经把汗蒸成了雾,有人却连火都没点着。
常规赛还没开始,分水岭倒先写在了记分牌上——一边写着“未来已来”,另一边写着“未来再来”。
来源:花开花落一点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