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到不少人下班后兼职做外卖骑手。有一位朋友亲身体验:晚上跑了4个小时,收入60元,算下来每小时15元左右。这样的数字,看起来不算高,却引发了很多讨论。
最近,看到不少人下班后兼职做外卖骑手。有一位朋友亲身体验:晚上跑了4个小时,收入60元,算下来每小时15元左右。这样的数字,看起来不算高,却引发了很多讨论。
在城市的夜色里,骑手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份全职的生计;而对于上班族中的“兼职骑手”,更多是一种补贴家用的方式。有人说:“下班后跑一会儿单,能多赚点零花钱,总比窝在家里玩手机强。”但也有人摇头:“4小时才60块,还不够买一顿好点的晚饭,真的值得吗?”
其实,兼职骑手的兴起,背后是生活压力的映射。物价在涨,房租不低,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医疗……哪一样不花钱?工资涨幅却跟不上,许多人只能靠业余时间拼一拼。对他们而言,这点收入可能不足以改变生活大局,却能解决眼前的紧迫。
有人说,一个人下班后还能再去跑四小时单,说明内心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换句话说,如果生活宽裕,谁愿意下班后再顶风冒雨奔波?尤其是兼职骑手多在晚间出勤,既要躲避车流,还要应对天气,辛苦可想而知。
4小时60元,平均下来每单可能只赚几块钱。考虑到油费、电费、车辆损耗,再加上体力消耗,实际收益更低。相比之下,如果把这4小时用于提升技能、学习一门新本领,长远来看可能更有价值。但问题在于,学习见效慢,而兼职收入是立竿见影的。很多人宁愿眼前有点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不愿把精力放在看不见成果的未来上。
兼职骑手现象,折射出当前社会一个普遍的状态: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在寻找“第二份收入”。但不同的是,有人选择做自媒体、直播带货,也有人选择做骑手、代驾。这背后其实是个人资源和机遇的不平等。会剪视频、懂流量的人,可能一条短视频就赚到一周的外卖钱;而大多数普通人,只能用最直接的体力劳动换钱。
这里并不是否认跑单的价值,而是说,社会应当给予这些努力生活的人更多关注和保障。比如,兼职骑手的安全问题、保险问题,平台是否能给予合理的补贴?如果只是一味地压价,让骑手拼命跑单才能勉强糊口,那这种模式就值得反思。
有人说,4小时60元“不值得”,因为太辛苦,性价比太低。但也有人说,这就是他们最现实的选择。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可能这点钱是一个手机游戏的充值,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却是半天的菜钱。钱的价值,本就因人而异。
我觉得,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宁愿牺牲休息时间去兼职?背后折射的是对收入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大家并不是不懂得休息的重要,而是没得选。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我的观点是:短期内,兼职骑手能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但从长远看,这不是一个好的出路。人力和体力总有极限,如果不能形成职业上的提升,最终还是会陷入“越累越穷”的循环。
所以,年轻人如果迫于无奈去兼职,可以理解,但最好别把它当成长期依赖。与其挤出4小时跑单,不如尝试把其中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积累,哪怕慢一点,也许会为未来打开新的可能性。毕竟,人生真正的转机,往往来自积累,而不是消耗。
结语
“下班兼职骑手:4小时收入60元”,这背后是一种辛酸,也是普通人真实的生活写照。有人把它当成无奈的选择,有人当成短期的救急。但我们更希望的是,一个社会能给努力的人更多保障,让他们不必在夜色里一次次奔波,只为挣到那几十块钱。
来源:睁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