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免泡即食”的鱿鱼刚下完单,宝妈群就爆出照片:娃的辅食碗漂着刺鼻药味。2024年5月14日,杭州市场监管局突击四季青农贸市场,三家摊位在售水发海参甲醛快检闪红灯,源头直指山东小作坊“保鲜科技”。
“免泡即食”的鱿鱼刚下完单,宝妈群就爆出照片:娃的辅食碗漂着刺鼻药味。2024年5月14日,杭州市场监管局突击四季青农贸市场,三家摊位在售水发海参甲醛快检闪红灯,源头直指山东小作坊“保鲜科技”。
一句话:别再迷信“超长保质期”,甲醛菜正从线下躲进外卖和直播间。
甲醛泡货不是新闻,可今年玩法升级。
小作坊把福尔马林稀释后装进奶茶封口机,按“滴”计价,一斤鱿鱼加两滴,保质期从三天拉到三周,成本只涨八分钱。
平台算法偏爱“不掉秤、不褪色”,结果越毒越被推流。
最新抽检显示,电商“网红水发”包检率才0.7%,比路边摊还野。
专家说的“向监管薄弱地区转移”翻译成人话:快递包邮区就是新灾区。
辨别技巧听着高大上,实际一句话:别贪便宜。
同档鱿鱼,菜市场二十五一斤,直播间九块九还包邮,差价就是甲醛钱。
家用检测试纸确实能筛,但等货到了才测,退货运费比货款贵,多数人就懒得退,黑心商家赌的就是这个心理。
真想保命,干脆买冷冻生货,自己泡,丑点但安全。
说到底,甲醛菜打不完,因为惩罚还是太轻。
现行食品安全法顶格罚十万,对小作坊是天文数字,对年销千万的电商店只是营销预算。
网友建议直接入刑:故意添加一类致癌物,按投放危险物质罪办,看谁还敢“加两滴”。
——“九块九的鱿鱼你敢吃?
我反正撤了,命比红包重要。
”
——“测了三次才退货,平台还扣我运费,拉黑完事。
”
——“支持入刑!
罚到倾家荡产,比一百篇科普管用。
”
来源:生活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