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村字号”案例喜获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00:04 1

摘要:10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外对话:深入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参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举办,黔东南州推送的四个“村字号”案例喜获“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和“县域国际传播

10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外对话:深入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参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举办,黔东南州推送的四个“村字号”案例喜获“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和“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

榕江县推送的《贵州“村超”:群众体育赛事国际传播的破圈密码与启示》荣获“县域国际传播创新案例”。

凯里市、台江县和黎平县推送的《一字为钥让世界看见贵州“村T”——凯里市探索巧用民族传统文化推动贵州“村T”文旅品牌创新传承发展》《贵州台江创新宣传手段推动“村BA”出圈 打造现象级传播促进文旅体融合的生动实践》《黔东南黎平县“村歌”:国际传播典型案例》三个案例荣获“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称号。

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永杰表示,这份荣誉的获得是黔东南这片土地上“群众主创、政府引导、文化赋能”取得的成果。王永杰说,“未来,我们会把这份肯定当成新起点,向着我们举办村超世界杯的目标而努力,继续完善好、培育好、发展好‘村超’品牌。让村超的赛场成为展现中外文明交流的秀场,让世界看到更真实、立体、鲜活的中国乡村。”

“村超”扎根乡土,把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这些最本真的民族文化,融进了同时具备世界通用语言的足球赛事里,三年里吸引了52个国家的1300多名国际球员来到榕江,让“村超”的“村”变成了“地球村”的“村”;“村BA”始终突出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坚持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已成为推动乡风文明、繁荣乡村文化产业的“村字号”典范活动;贵州“村T”通过直播互动等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全球观众能随时随地感受“村T”的魅力,全网传播量突破130亿(次);“村歌”通过深入挖掘县域特色文化,加强与国际媒体和文化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县域国际传播能力,全平台话题量超20亿次,线上浏览量突破300亿人次,网络关注度逾70亿人次,成功跻身现象级文化IP行列。

凯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婷婷表示,贵州“村T”的实践,是一次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全球化表达,实现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益探索。它不仅是凯里的、贵州的,更具备了成为中国下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IP”的潜质。我们期待,未来全球时尚青年以拥有一件刺绣T恤为潮,国际游客将来黔参与“村T”视为不可或缺的China travel。

黔东南州的四个“村字号”案例获奖,深刻印证了乡村活力的蓬勃不是偶然的个例,而是一种文化自觉的集体绽放。这些案例的核心,在于它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情讲述家乡的土地与人情,通过新媒体的广阔舞台,转化为具有世界语言的情感表达,成为向世界生动传递中国民族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窗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活动主办方 供图

编辑 李丽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