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见过凌晨五点的厨房还亮着灯吗?霍启刚几乎每天这时候就起来了,锅里炖着汤,动作熟练得像个老广东。这人可不是普通上班族,他是霍英东的长孙,身家几百亿的豪门继承人。可他的日子,没半点“少爷范儿”,反倒活得比谁都接地气。
你见过凌晨五点的厨房还亮着灯吗?霍启刚几乎每天这时候就起来了,锅里炖着汤,动作熟练得像个老广东。这人可不是普通上班族,他是霍英东的长孙,身家几百亿的豪门继承人。可他的日子,没半点“少爷范儿”,反倒活得比谁都接地气。
2024年巴黎奥运会,观众席上一对夫妻被主持人介绍为“郭晶晶夫妇”。全场安静了一瞬——这称呼太反常了。按常理,该是“霍启刚及夫人”才对。毕竟霍家在香港的地位,谁不知道?可霍启刚听到了,笑得眼睛都弯了。他不觉得丢面子,反而觉得光荣。郭晶晶是谁?中国跳水女皇,拿过三枚奥运金牌的女人。用她的名字来代表他们这一对,他打心底里骄傲。
其实从他们结婚那天起,很多事情就开始不一样了。2012年,三场婚礼在不同地方举行,排场大到让人咋舌。广州、香港会展中心、霍家祖宅,一场接一场。彩礼更是震撼:卡地亚钻戒、1100万港元现金,还有一套北京四合院。结果呢?钻戒退回去了,钱也退了,只留下了那套四合院。郭家人说得很直白:女儿是去结婚的,不是卖身的。这话一出,圈内人都愣了。多少人挤破头想攀豪门,她倒好,把最值钱的东西往外推。
更让人意外的是婚礼上霍震霆说的话。他站在台上,对着满堂宾客说感谢郭晶晶“下嫁”霍家。这句话要是录下来放现在网上,估计热搜能挂三天。霍家是什么背景?说出来都带风。可他说得诚恳,没有半点讽刺,反而有种发自内心的敬重。他清楚,娶进门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奥运冠军,而是一个有血性、有担当、能撑起家族气质的女人。
婚后的生活,更是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豪门的认知。霍启刚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出入高级会所的公子哥。孩子出生后,他雷打不动五点起床煲汤。广东人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尤其是产后调理,汤要炖得恰到好处。他从头学起,火候大了小了都不行,味道不对直接倒掉重来。有一次郭晶晶醒来闻到香味,笑着说:“你这厨艺,都能开馆子了。”
中午开完立法会会议,别人去应酬吃饭,他抽空跑回家把汤炖上,再赶下午的场。晚上散会不喝酒不唱歌,直奔菜市场。卖鱼的大妈一开始都不敢信,这是霍家大少爷?看他蹲在摊前挑鱼,还跟人讲价两块钱要不要,都快笑出声了。但霍启刚不在意,挑得比谁都认真。有次被拍到,他正捏着一条鲈鱼看新鲜度,郭晶晶就在旁边抿嘴笑着,那一幕被人传上网,点赞几十万。
工作再忙,他也想办法和郭晶晶挤时间相处。开会要带家属?好啊,那就当成约会。看话剧、听音乐会,两个人穿得体体面面坐在一起,中场休息聊剧情,散场后再找个小馆子吃宵夜。别人都以为这是社交礼仪,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碎片时间,是他能和妻子单独说话的珍贵机会。一个是一堆头衔压身的议员、集团高管,一个是退隐后专注家庭的前冠军,生活节奏差很远,但他们硬是找到了平衡。
去年10月11日,官媒发了组照片,霍启刚带着三个孩子在郊区农场挖地种菜。一家人都穿着旧衣服,泥巴沾在鞋上,孩子们满脸是汗,干得热火朝天。网友第一反应是:他们家缺这点菜吗?可霍启刚的想法很简单——孩子得知道饭从哪里来。豪门孩子最容易变成“富贵废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啥都不懂。他不想自己的孩子这样。郭晶晶小时候穷过,插秧割稻都干过,现在手把手教孩子翻土播种,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辅导作业更是家常便饭。晚上孩子们写作业,他坐在旁边一个个检查。数学题错了要讲,英语单词背不出来要听写,小的那个还在学说话,他得陪练看图说话。等全都睡了,往往已经凌晨。第二天照样五点起,十几年如一日。有人问他累不累,他就笑笑:“习惯了。”
霍启刚的弟弟霍启山,在一次访谈里提到嫂子郭晶晶,说她是“家里的榜样”。这话分量不轻。豪门家庭关系复杂,妯娌之间暗斗不断,能被小叔子这么公开认可,说明她在家里立得住。郭晶晶从来不像个阔太太,出门拎环保袋去超市,专挑打折款给孩子买衣服。穿的也不奢华,几十块的T恤照穿。但她身上有种劲儿,踏实、沉稳,不张扬,却让整个家族都在悄悄改变。
以前霍家的小孩多少有点娇气,现在看到堂哥堂嫂这样带娃,其他家长也开始反思。你有钱,不代表你可以什么都不做。真正的贵族,不是看你账户有多少零,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弯下腰,为家人做一顿饭,陪孩子种一次地,熬一个夜辅导作业。
对吧?钱再多,也买不到清晨那锅冒着热气的汤,换不来孩子写作业时你坐在旁边的那一盏灯。有些东西,只能靠时间去给,用心去熬。
来源:娱乐前线全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