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面这番话是说,人情冷暖的对比,在富贵之家比贫穷人家更鲜明,也更无情。而攀比、嫉恨、妒忌的心理,一家亲骨肉之间往往是比对跟外人之间还厉害,程度更深。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从古至今,很多事情都没有变过。
上面这番话是说,人情冷暖的对比,在富贵之家比贫穷人家更鲜明,也更无情。而攀比、嫉恨、妒忌的心理,一家亲骨肉之间往往是比对跟外人之间还厉害,程度更深。
我们看《红楼梦》就可以理解确实是这样。对此,如果你身处其中,不能保持理性和冷静,心平气和应对,那就难免烦恼不断了。
大的家族其实内部龃龉更多,宗庆后家族也不例外。
有宗泽后这种叔叔,宗馥莉“六亲不认”也对啊。
一个家庭或家族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就是团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浓于水,一家人哪怕在家里打破头,在面对外界争斗的时候也应该一致对外才对。
在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作为长女接班,然后爆出跟股东有矛盾,有了离职的传闻,事情还没有说清楚呢,宗泽后这个亲叔叔就跳出来说“辞职是好事”,还批评宗馥莉“胸怀不够宽、自私、六亲不认”等。
后来宗馥莉回归又再次离职,宗泽后仍然公开表态且批评侄女的不是。
如果说是叔叔教育晚辈,那应该是在家里批评才对,宗泽后这样公开批评宗馥莉,实际上是把侄女污名化了,而宗馥莉对此保持沉默是对的。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比如不屑一顾。
其实宗泽后从一开始就暴露了自己的目的。
想一想,真要是宗馥莉做得不好,他们家族内部不和,他公开批评也算是秉持公道,但他却还想着能为娃哈哈出点力、“愿意出面为娃哈哈振兴贡献力量”,在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期间更是火速让旗下公司更名,推出的"娃小智"品牌,想要分一杯羹。
这就让人看不惯了,原来你这个叔叔也是为自己图谋好处。
而且看宗泽后过去的历史,他不是第一次尝试从娃哈哈身上获取利益了:娃窖酒业、娃茅酒、宗师傅、娃小智……扪心自问,宗泽后这是想要做什么?
作为兄长,宗庆后生前估计就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弟是什么情况,所以无论娃哈哈内部还是宏胜饮料集团,都没有让他有插手的余地。
宗馥莉不管不问,也未尝是不拿这个叔叔当对手的意思。
宗庆后家族为什么不能给宗馥莉最大的支持呢?
从家族字辈看,宗庆后属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后”字辈,他父亲宗启騄有十多个兄弟姊妹,宗庆后则有弟弟宗泽后、宗端后和宗宇后,以及妹妹宗蕊。
在宗庆后创业成功后,家族其实都有受益,宗泽后、宗端后、宗宇后、宗蕊都做过娃哈哈的业务,可以说宗庆后对家庭还是很照顾的。
特别是宗泽后,据说还参与了娃哈哈早期的创建,宗庆后最早做花粉口服液也跟他有关,他当时是药厂的管理,论财力的话,一开始在校办工厂上班的宗庆后还比不上这个弟弟。在兼并杭州罐头厂的时候,宗庆后还专门带着他去看了现场,兄弟俩决定搏一把。
按照传统观念,字辈主要是用于男性后代,以明确家族世系和血缘关系,至于女性成员则属于“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所以一般不排字辈。从宗庆后遗产信托案爆出的情况看,宗继昌和宗继盛都是“继”字辈,而宗婕莉和宗馥莉都没有在名字中体现字辈。
这或许说明宗庆后家族长辈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而要是这种情况,那除了父母之外,宗馥莉可能也无法得到家族的什么支持。当然依她的个性,也不指望这些。在巨额遗产面前,亲情淡薄、乃至物化是人之常情。
宗馥莉在宗家下一代里算是出类拔萃的。
宗泽后是1955年的,小宗庆后十岁。宗馥莉1982年,叔侄相差三十来岁。宗庆后在世的时候,宗泽后是没机会、没条件跟宗庆后争锋的,现在跟宗馥莉“过招”或许也是一种证明。
为什么是宗庆后做出了娃哈哈,而不是宗泽后做出了娃哈哈?
兼并杭州罐头厂之后,宗泽后就远赴美国开拓市场,等他再回到杭州,娃哈哈跟他基本没关系了,但他跟娃哈哈的一些老员工还有联系,包括商业和生意。
所以他可以做出跟娃哈哈类似的产品,但娃哈哈的人做娃哈哈就一定能成功吗?
宗庆后之于娃哈哈,就像是李云龙之于独立团,他们能够为队伍赋予那种叫作“灵魂”或是“精神”的东西。尽管宗泽后承认宗馥莉算是宗家这一辈出类拔萃的,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
不管宗馥莉还是宗泽后,他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娃哈哈那种灵魂的东西,只想要靠新注册的品牌来投机娃哈哈,那无疑是行不通的。
来源:私家视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