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7年10月20日那个沉郁的清晨,一张老照片,将那场夺走他生命的车祸现场永远定格,也成了无数粉丝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张雨生绝对是华语乐坛中极具分量的一位,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流量巨星”,却用10年音乐生涯留下了穿越时代的作品。
1997年10月20日那个沉郁的清晨,一张老照片,将那场夺走他生命的车祸现场永远定格,也成了无数粉丝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照片里,一辆黑色的跑车狼狈不堪,车身严重扭曲变形,尤其是车头部分,更是惨不忍睹,几乎被撞击的力量撕扯得支离破碎,零件散落一地。
央视视频截图
可想而知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有多惨烈,很难想象在事故发生的那一瞬间,坐在驾驶座上的张雨生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又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这辆跑车的主人,正是当时华语乐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张雨生,提及这个名字,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依旧能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对于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来说,张雨生的歌声陪伴了他们的青春岁月,是刻在骨子里的旋律。
张雨生的音乐基因,早在童年就已埋下,刚上小学时,张雨生就拿起吉他尝试写歌弹唱,那是他最骄傲的事。
1988年,22岁的张雨生站上了“第一届台湾热门音乐大赛”的舞台,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校园外的歌唱比赛。
凭借扎实的唱功和独特的声线毫无悬念地夺冠,也因此获得了木船民歌西餐厅的驻演机会,正是在这段驻唱时光里,他遇见了改变职业生涯的关键人物,台湾资深唱片制作人翁孝良。
翁孝良
翁孝良被张雨生的嗓音和创作潜力打动,而张雨生当时藏了一年的原创歌曲,正是后来红遍两岸的《我的未来不是梦》。
央视视频截图
那句“就算受到了冷落,也不愿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精准击中了80年代末迷茫成长的年轻人,歌曲一经推出便传遍街头巷尾,张雨生也从驻唱歌手变成了备受关注的新人。
唱片公司敏锐捕捉到市场信号,为他量身打造了首张个人专辑《天天想你》,公司老板当时的思路很明确:“学生配情歌,天造地设”。
这张专辑中的同名主打歌“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颗心”,以清新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成为爆款,最终创下35万张的销量纪录,刷新了当年的市场成绩。
一夜之间,张雨生成了华语乐坛最受瞩目的新星,标着他名字的作品几乎都能收获热度,名利场主动向这个23岁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成名后的张雨生,没有止步于“情歌王子”的定位,在推出两张主流专辑后,他向公司提出了独立制作的请求,希望做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实验作品。
1992年,《带我去月球》专辑诞生,这张融合了摇滚、电子等多元元素的专辑,彻底打破了外界对他的固有认知,也展现了他作为音乐人的深层思考。
不过真正将他推向事业巅峰的,是1992年发行的第四张专辑《大海》,这张专辑创下了600万张的惊人销量,是《天天想你》的十多倍。
时任经纪人孙德荣后来回忆:“《大海》在内地比《我的未来不是梦》还要红,有的人你记得歌声不记得人,有的人你只记得人不记得歌,但是张雨生你都会记得。”
在商业与理想的平衡中,张雨生始终保持着清醒,1997年,他的第七张专辑《口是心非》面世,封面上的匹诺曹形象呼应着“诚实”的创作理念,这张专辑成了他的绝唱,却也成为他音乐理念最完整的呈现。
张雨生的传奇不仅在于自身的创作,更在于他对后辈的提携,在他的音乐生涯后期,他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发掘和培养新人上,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对张惠妹的扶持。
当时尚未成名的张惠妹极具歌唱天赋,张雨生第一眼就断定“她能成”,为了帮张惠妹打开知名度,他打破了自己“从不上综艺”的惯例,陪着她频繁亮相荧幕,耐心指导她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
张雨生与张惠妹
除了张惠妹,张雨生还为多位歌手创作过歌曲,用自己的才华帮他们在乐坛站稳脚跟,他从不吝啬分享创作经验,也愿意为新人争取资源。
这种无私的行业精神,让他在圈内收获了极高的口碑,很多受他影响的音乐人后来回忆,张雨生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路上的启蒙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生的音乐成就直到他离世后才得到金曲奖的正式认可,他生前曾5次入围金曲奖,却始终与奖项失之交臂。
唯一的获奖记录,是在他去世后凭借作品拿下的荣誉,这种迟到的肯定,更让人们对他的离去多了一层惋惜。
1997年10月,《口是心非》专辑刚发行不久,张惠妹的两张专辑也大获成功,张雨生的事业正处在新的上升期。
事故发生当天,张雨生在录音棚忙碌到深夜,作为对音乐极度执着的创作者,他常常为了打磨细节废寝忘食,那天也不例外。
结束工作后,身心俱疲的他没有让司机接送,而是决定亲自驾车回家,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归途中,张雨生遇到了一位深夜拦不到出租车的女演员,出于善意,他主动提出先送对方回家。
这个举动延长了他的驾驶时间,也让本就疲惫的身体雪上加霜,送完女演员后,他独自驾车驶向家中,此时的他已极度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
凌晨时分,张雨生驾驶的跑车突然失控,猛烈撞击在路边的安全岛上,剧烈的撞击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家赶到时发现车身已严重变形,张雨生趴在方向盘上陷入深度昏迷。
幸运的是,车内没有其他乘客,避免了更大伤亡,居民立刻报警并呼叫急救,张雨生被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医院投入了最优的医疗资源,顶尖医生团队全力救治,但他的伤势过重,生命体征持续下降,奇迹最终没有发生,1997年11月12日,张雨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
事故发生后,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猜测,有说酒驾的,有说飙车的,这些猜测让他的家人和粉丝感到无比愤怒和痛心,也给张雨生的名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部门经过详细调查,最终排除了酒驾、飙车等可能性,最终的调查结果排除了酒驾与飙车等行为,确定这只是一场因疲劳驾驶引发的意外事故,真相虽然还原了,但遗憾始终无法弥补。
张雨生的离世,给华语乐坛带来了沉重打击,消息传来时,很多人不愿相信,粉丝在网络上留言“还在等他的新歌”,不少人因悲伤泣不成声。
二十多年来,华语乐坛历经变迁,新人辈出,但张雨生从未被遗忘,他的歌曲始终在各大音乐平台保持高播放量。
《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作品仍是KTV热门曲目,选秀节目中也常有歌手翻唱他的歌。
张雨生在《想念我》专辑扉页上写过:“如果想念我,请到我的歌里来找我。”这句话成了他留给世界的约定。
如今,每当他的歌声响起,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清澈与力量,想起那个对音乐执着、对他人善良的大男孩。
生命是如此脆弱,就像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可能被熄灭,张雨生的离去,也让小编感叹,咱们在追求梦想、努力工作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不要因为一时的忙碌或者侥幸心理,就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毕竟,只有活着,才能继续追逐梦想,才能陪伴家人和朋友,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张雨生,谢谢你曾经来过,谢谢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能够放声歌唱,继续追寻你热爱的音乐梦想。
张雨生从未真正离开,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在每一段旋律里,在每一句歌词中,在每一个被他的音乐温暖过的生命里。
到澎湖听“雨生”(游台湾)——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来源:大壮实验室